(247路)木奉講堂/臺灣疫苗先驅者-李慶雲的好心肝

高端疫苗成功解盲後也進入新階段, 然引進新冠病毒疫苗問題一直存有爭議,角落一則新聞-臺灣疫苗之父李慶雲今天凌晨去世讓人懷念起他的好心肝。

好心肝這三個字近來受到矚目,原來在疫苗不足下有權勢的人就是這般如此作為,,這讓我想起以前老師在畢業時曾對我們叮嚀,一定要做金字塔上層族群的人。

我在這裡要向老師說聲對不起,辜負了你的期待和好意,如今我也只是一個平凡人,但對於李慶雲對疫苗研發和小兒科感染領域所做貢獻,也就不得不佩服和感恩。

李慶雲出生於1928年是高雄湖口鄉人,那年代能讀書且有高學歷是很難得事情,可以感受在當時父親對他期許和影響很大。

李慶雲接觸醫學領域也不是一帆風順,剛開始就讀機械科但沒興趣,後來北上轉考錄取台大醫學院,並以獎助金來補助他生活不足部分。

1953年畢業後開啟了他長達46年服務台大醫院小兒科經歷,當時臺灣日本腦炎、小兒麻痺等流行傳染病肆虐,造成台大醫院經常人滿為患,為此讓他有了對疫苗研發興趣和遠大目標。

日後李慶雲也得到美國華盛頓大學預防醫學和韓國首都醫學大學博士學位,然對於疫苗研究啟發是進入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擔任研究員階段。

他在美國海研所兩年任職時間內對於病毒學、組織培養流行病學有了很大收穫和啟發,日後並研發出李氏麻疹和日本腦炎疫苗,同時也成為臺灣疫苗研發先驅者和典範。

這其中有個小插曲讓人津津樂道,當年成功研發出李氏疫苗卻沒人敢打,於是李慶雲用自己兒女當白老鼠來打破迷思,如以另一層面來看可見他對自己疫苗信心。

可惜當時政府政策是採購外國疫苗,所以這項全球無人及李氏日本腦炎疫苗並沒有得到臺灣廣泛使用,但他仍積極研究並找出可行方法。

日後他首次發現雷氏和川崎氏徵候群症,還有對B肝防治貢獻更是居功厥偉,同時也培養出無數人才讓臺灣醫學發光。

如今李慶雲以94高齡走了,他沉默為台灣付出一生心血,這種大愛精神說實在應該立銅像紀念,端看那些政治人物有誰提起他偉大,這就是臺灣悲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