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路/石碇大溪墘越嶺路,雞冠山、松柏崎山、紙寮坑古道.紀事

今天行旅為"雞松紙"縱走,登山口在~106公路54km左轉大溪墘橋後紙寮坑產道水泥橋雞冠山登山口。

0838~走入筆直水泥階梯為石底六坑台車道遺跡,中途小石廟供俸地基主已是~神去廟空情景,連地基主文字都拆了。


轉入山徑後舊屯痕上有兩個棄置骨罈,其後山徑所呈現是倒樹、刺藤、倒竹連連現象,古厝端探勘沒有以前方便。





一路而上切入脊稜時感覺以前可從稜線路上來,從陡坡路上來雞冠山東峰岩頂進行勘查~已透出山稜線景色。






續稜而上經寬稜地後上來~文山煤礦盤山台車道岔路,下面寬廣地為文山煤礦捲揚機、機房所在地,1952年鹿窟事件被拆。



被拆原因是~異議份子呂赫若於此做為無線電發送點,他有台灣第一才子名號,我書庫內就有他一本呂赫若小說全集。

續稜有倒樹就改道回稜,進入峭壁路段後優質環狀景色出現了,岩稜上仙跡岩腳印並不是天然物,0930登上雞冠山。







雞冠山高度420m、野牛3號基點,山頭透出清楚~觀音山、深按頭山、四分尾山、耳空龜山連稜景色。




雞冠山一路下來松柏崎潘家岔路~中途有個峭岩觀景點可看~大棟山、南勢角山、101只可看到尖頂景色。










起伏稜線總有一段緩稜連結,沿途倒樹、刺藤障礙大都可通過,松柏崎山前後各有一座寬嶺守護。






松柏崎山高度438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傷痕累累,1045登頂後小歇一下,稜線到下一個寬嶺後開始下山。






1103走入光明路特別去9號勘查,記憶中這裡好像有鑛務課基點,然後由頂紙寮巷1號樓屋進入紙寮坑古道,這戶農家我年輕來時還是古厝。



下來福興宮小石廟看屯痕、其旁立有王家~光緒陸年(1880)立碑建嗣紀念碑,也就是傳達無子過繼契約一種證物,並換來繼承田產。





走入優質紙寮坑古道一路到成福地福德祠,沿途除了聆聽溪流聲外,還有豐富生態可賞,舊時光屯居地沒有可觀察價值。











1148來到成福地福德祠,這間有紀錄是光緒丁丑年(三年(1877)建造,今天看到三間廟內都以石塊當作福德正神並有石製香爐。

貼近紙寮坑溪可下溪玩水,陳厝前橋樑已有落差感,其後三橋中間為主橋旁邊水泥橋為崩塌舊橋。






主橋後附近我記得是石底六坑主坑口遺跡可惜消滅了,產道後回抵停車點~附近有座石底六坑風坑,今天環線一趟路3小時25分走得輕鬆愉快。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