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4路/岩陣以待上象山石園,石佛上一號峭壁,豹獅輕山天寶宮.紀事

假日台北道路一路順暢。這一路來到松山路天寶聖道宮,山門旁立有台北最古老畜魂碑(昭和六年二月),這座碑原立於大龍峒蘭州屠宰場,1974年遷移此處至今。


這塊畜魂碑石材和忠魂碑很類似,可見日本人對於被屠宰當食物動物蠻尊重,碑文字體清晰一目了然很難得。

我走這條路線就是要欣賞象山巨壁岩景,拾階而上穿岩之中看到過往永春陂軍營軍人八六三、八四O刻字,這應該是梯次含意。


巨岩中還有傷患後送、重兵器搬運字體,難得看到幾位年輕男學生一早就下山了,欣賞山神洞石廟就是原石打造而成。




象山峭壁下無極天王石雕和新店碧潭阿彌陀佛神像齊名,新店那尊應該沒遊客了,這尊有象山扶持還有點人間煙火。







穿岩之中看過往天寶宮宗教色彩圖騰,如以現代眼角來看感覺有點單調,天寶宮把這裡稱為彌陀園。







在觀景台連結上象山步道看101大樓景色,這裡分歧出上稜線和六巨石山腰路,吃兩個包子上路沿途看峭壁景觀、不同視角101大樓景色。


穿越一線天觀察岩塊掉落情景,準備探索一條古徑卻被吃閉門羹。木門上還上鎖真是有趣,峭壁以休憩區大自然傑作最有名。




山腰路後連結上坡路登上六巨石,這段路需要避石、欣賞有如八爪魚般盤根岩景樹木,今天六巨石人不多可悠閒看景,早年這裡稱為石園並有座百年古墓。










人來人往中沒人關心~北市三角點第86號基點,續稜而上看百年杜英樹,登上標高184m象山峰看101大樓景色,山頂涼亭附近有顆融入地面~建設廳基點。




循稜而下透出南港山綿延山景,能有輕鬆路段我也一定會走,冷天梅花綻放有股風雨生信心,最近對岸軍演已經突破東海岸,但我們還是無感!





想來點不一樣菜色就走萬壽園路線,並連結上1-5號峭壁山腰路,今天我來探勘一下沿途可開發新峭壁路線。



山腰路初始一路上切連結右路後慢慢轉緩,我特別觀察3號/2號峭壁路線,如今這兩條路線需要備繩索以免被卡住而上下不得。









南港山峭壁我爬了50年,過往曾目睹山友墜崖死亡,那時真得需要臂力、有能耐山友才能克服,後來政府基於安全安置粗繩、造崁階和踏板。


後來因2號主線出了人命就割繩了,這兩路峭壁就留給有能力的人運用,今天2號峭壁潮濕我就不上了,我想利用康芮後看看可開發比較安全峭壁路。

這一路看北盆101大樓風景,最後來到石佛處,我記得年輕時曾和雕刻石佛的人聊過天,那時我常來爬峭壁路。





石佛後山徑轉下,路尾岔路就直接走1號峭壁路上南港山稜線,這條峭壁路原本在登頂前有段較難爬垂直峭壁路,後來架設角鋼架才變成好上路線。







稜線看景後去看九五東北峰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然後去下面向觀音菩薩請安,續稜在凹處端長壽亭毀損沒人理。





走黃蟬園路線去看花,園主走了這裡雖有志工維護但不如以往了,走虎山自然步道去復興園,這段步道如今變成賞螢步道體系。













一路蜿蜒上來九五禪寺寬廣地~已進入松山一坑範圍,由階梯下來瑤池宮因拆除變小了,希望能復原原本清幽面貌。






豹山峰是四獸山最親近小山,142m、市319北市地測精幹點,觀景台看象山、北盆城貌中101大樓景色。




從松山路上獅山峰,這山有三峰各有支持者,官方設定為第一峰151m立柱,二峰上留有舊時八角屋基和石桌椅,因山崩樹倒形成三峰中最佳視野。



所以我把二峰當成獅山主峰位置,稜線而下因有倒樹需要彎腰低頭而過,峭壁下來寬稜地往前竹叢、大榕樹端就是山水雲前輩認定獅山~164m。



稜線後有相思和大榕樹,下來電塔端有保線路連結松山路,我走天寶宮稜線路沿途是國有地已張貼警語!這是好現象。





後由峭壁路而下看天寶宮十八羅漢雕像,回宮中看八仙洞、久長山恩主洞,涼亭是1979年台北市政府建造。












天寶宮廟殿雄偉可惜沒錢整修很蕭條,這廟創於1965年過往相當熱鬧,如今在奉天宮、慈惠堂攻略下前景堪慮!



今天我用3小時20分走完環線行程。這一路上雖然人多但很少人會打招呼,這也是我不太喜歡走人多路線原因之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