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7路/捨棄林家草厝之路,走入猴山岳、阿柔洋山,炮仔崙茶山古道、古厝.紀事

一般來說假日秀朗橋車流較少我會用來連結文山、平溪和石碇路線,當騎到萬壽橋時天空悄然飄起綿雨,於是轉往萬壽路爬猴山岳。

選萬壽路土雞城旁住家67-3號當猴山岳入口,兩位老人家於此空地打太極拳陣陣吆喝聲似乎忘了這裡還有人住!

0737走入猴山岳山徑馬上區隔兩路,這讓我想起早年登頂主線比較需要靠臂力攀登所以年長者都會走左邊保線路繞過去。

一路而上可見殘階情境,以往這石階路可是一路上頂,我們這年齡層爬山總經歷過以往古樸超脫世俗情境。


山徑越後面越陡峭,粗繩、繩欄都是後來才有護身符,我年輕時爬這路除了需要臂力外、一身也都是勁!





悠哉步步穿岩而上,20分鐘後上來猴山岳前峰有位長者捷足先登在這吃早餐,打聲招呼感覺有點冷漠就不交心了。


今天天空黑雲厚實有雨兆情境,眺望北盆連結獅子頭山、觀音大屯、五分山系、平溪三尖、土庫、南港、烏月山有層嵐壯麗景色。




猴山岳前峰標高510m、北市三角點第95號基點,此山另有岐山、猿山之名,猴山岳以往猴群集中在林家附近森林,遷移後我曾在山稜線下看過幾次。

前峰後和主峰所連結稜路,最初有兩個可會合岔口可連結~保線路往林家草厝或猴西坑產道,其間山稜路可上猴山岳北峰。


康芮災情後猴山岳稜線路有透光、透景和以往有很大不同,枕木階梯後0818登上猴山岳主峰、標高551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被敲破一角。




早年有傳言說~山友登頂時會敲基點當紀念,也有說是憎恨日本人據台歷史糾結,也有說是被農民拿來磨刀或者試試看基點材質質感如何?

最近最難過是~谷關七雄老么,標高1305m/唐麻丹山/三等三角點No.6409基點消失了,這顆基點應該是被有心人士刻意破壞,雖然重設了但不是原點就少了歷史味。

基點對山友來說是很重要指標,能上山摸基點一向是我爬山樂趣之一,少了基點山頭就像是山少了靈魂般感覺。

猴山岳主峰到尾稜路況優質好走,可能最近有雨部分路段有泥濘感,兩側也有透景出深坑、大桶山、二格山等風景面不似以往沒景可看。




中途有條下林家草厝茶路捷徑,走到舊茶屯寬地後就下來十字路口鞍部,左下是林家草厝主線,右路為草湳路線,往前為阿柔洋、二格山路線。






今天走二格山路線一路翻越阿柔洋山西峰~標高511m、市118基點,從西峰下來寬鞍岔路後0900直接上頂~阿柔洋山西北峰、標高499m、市126基點被埋沒清理出來。






我在這放棄阿柔洋山主峰和二格山行程,轉走昔日寬敞農路沿途觀察生態一切如常沒什變化,下來岔路為天南宮/阿柔洋產道/炮仔崙茶山古道路線。






轉左而下記得這段路是私地範圍,尾稜可看到101大樓景色,其前岔路~右邊是建順園區路線,左路石階路而下。





荒草中殘破土埆厝我把它當作炮仔崙一號,厝前有瓦缸、瓦斯桶~記得學生時期來這還有人住,連山谷、陡坡都有屯墾痕跡可見先民生活艱苦。




我在一處空地上休息俯視深坑東南科大風景,這裡有樟樹、桂花樹長得很高應該有點歲數,續行下坡路我記得以前有完整石階路。




現在只見殘階偶而才露面一下,凸岩處有穿山甲洞穴、沿途可見老竹叢屯痕,聆聽溪流聲0952來到第二間土埆厝。




這間土埆厝仍可看出鐵窗、石牆屋廓、側門構築痕跡,連結古厝有段完整石階路,過溪洗把臉看看森林景觀。



走入窄腰路小心以免墜崖,有倒樹繞一下後感覺有點熱脫衣服,脫了又覺得有點冷還真是奇怪!倒樹旁為第三間古厝遺址位於溪流旁很潮濕。



舊屯上有野薑花、芒草和山棕,山棕可製作蓑衣我小時穿過有點記憶,應有架設電線桿台電砍出天際線。



這裡開始有倒竹和一路上接連倒樹必須繞路,尋徑中會誤入歧途,連結上又因倒樹繞路失去方向,如不把正路倒樹完全處理好會有點麻煩!







1035終於繞到第四間古厝遺址,這間是炮仔崙古厝群中最大一間,穿越溪流連接林家草厝古階端有刺藤、倒樹障礙,往前砍路直接穿越。






連結上茶山古道主線已懶得去林家草厝,直接轉從岔路走緩徑沿途有跑山記號,岔路後看山蘇過溪流後山路轉上坡路。





到猴山岳/猴西坑產道岔路中途看到一隻黃狗,四處沒人不知道是不是前面老厝的狗,或者是被人流放。


走保線路過兩座電塔後轉下坡路,其間第一座後岔路可上猴山岳北峰、兩塔中間支線可下猴西坑產道和登頂猴山岳前峰。




下坡路中途小鐵人還在,岩石水源點上垂生大樹也在,1112回登山口以3小時35分完成猴山岳、阿柔洋、茶山古路環線行旅。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