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路)總是學不會教訓/白姑大山多次山難

中橫四辣為羊頭、屏風、畢祿和白姑大山。以難度而言屏風山為最而白姑大山次之,白姑大山迷人之處只有去過才能體會,但隱藏殺手卻被山友所忽略。

登山健行原本是一件美事,然不少山友卻忽視行程準備工作,尤其報名參加團體活動者更是如此,領隊也經常輕忽腳程快慢所產生影響。

我年輕初入百岳紀錄時遇上障礙,那年長的人走起來很厲害,這一步差換來步步差,轉眼之間已經離開視野,知道路徑還好,如果是跟班就很危險。

2011年張博崴事件成為山難典範教材,他迷路受困白姑大山時搜救隊找了51天沒找到,一位資深黃姓山友只用兩天就找到,只可惜是一具冰冷屍體。

這場山難讓家屬對搜救隊提出訴訟而造成兩敗俱傷,日後臺灣開始反省搜救任務體制,10年過去了,當我們檢視搜救任務改善仍有檢討空間。

去年12月26日白姑大山陳姓山友失聯至今沒有找到,搜救隊曾在5日和6日前後找到他所堆疊SOS石塊和名字,可惜最後仍鍛羽而歸。

這場搜救任務中已經可以看見有經驗豐富山友自費組隊投入救援,不論是設備或能力都有很大成長,這就是進步動力所在。

今年白姑大山山難依舊沒有缺席,搜救任務進行也很快大概3天就找到,只可惜還是一具冰冷屍體,對家屬而言又是一場傷心難過日子。

2021年9月19日一支新北市登山隊以一日單攻方式攀登白姑大山,話說此山排名為四辣之二有其難度,通常會安排3天兩夜或兩天一夜行程。

不過有不少人或團體都以一天單攻為目標,就是要考驗檢視自己最大能耐,這沒本領的人還真是要惦一惦自己本事才行,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事情。

這支隊伍利用中秋假日組隊攀登,天氣好是爬山安全首要時機,加上有領隊帶隊也有交通工具不用自己開車遠征,這好康事情加在一起遠比獨行好太多了。

然方便總會留下遺憾,組隊壞事就是成員能力有好有壞,所以腳程就有差距,有領隊所以很多人忘記了做行前功課,不但沒地圖也忘了下載離線地圖守護安全最後底線。

山區原本訊號就不好,死角也非常多,不用提百岳高山,我經常爬冷門小山也是經常收不到信號,所以用手機即時求救會有困難度。

當天這一行人開心登頂白姑大山,沿途欣賞無數美麗風景,同時也經歷了連續起伏陡坡路段,穿越了密集難纏箭竹林,克服了約1300公尺左右落差地形。

登頂3341m白姑大山那一刻是很感動一件事,絕美風景視野景觀讓人讚嘆台灣山岳之美,一等三角點基石對山友來說更是彌足珍貴禮物。

打從綿長曲折力行產道開始,抵達紅香聚落有溫泉可享受,最後農家後還有一小段距離抵達水塔登山口,這條路線是921大震後中橫斷路下,山友所開發出來新路線。

一足一腳印經漫長時間下終於走出這一條路,山徑清楚了也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取經,單攻白姑大山唯一機會就要很早出發,愈早愈好凌晨都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這一路挺進到2570m三錐山,一顆三角三角點等你來摸,之後松林營地、司宴池晚出發者都可以當作紮營地,時間多可以另攻支稜上白姑大山東峰和中峰。

接續是登頂3035m白姑大山東南峰,這山峰沒有基點,爾後吉他營地也是紮營一種選擇,草清池也可以,最後就是登頂之路。

單攻白姑大山需要留意回程體力維持,在體力逐漸消退下注意力往往會降低,體力不繼時要即時反應並立刻停止前進。

這次山難原由在於山友身體不適停下來休息,這是體力不足下所產生結果,同時也反映出跟隊單攻風險性。

當時還好妻子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但她為何沒有適時陪伴跟隨,是否自己危機意識不足,很多結伴山友也經常沒有注意到同伴速度減慢訊息,只顧自己不斷往前挺進趕時間。

不過罹難山友妻子其實也很快反映給領隊知道,而領隊也緊急對外求援,妻子還在晚間7點接到先生告知迷路電話,可惜不久就失聯了。

資深山友經常提出經驗告訴大家,迷路時一定要停下腳步,此時需要冷靜心情來處理危機,如需時間晚了需要緊急過夜時,也只可以在附近找地方,並在迷失點留下記號。

依經驗山區最重要就是夜間保暖措施,這樣子可避免失溫危險,保暖不足千萬不要睡,這一睡可能較上天堂了。

再來是水源問題,有個迷失就是山友經常第一時間會下切找溪流,現在大部分山友應該都知道台灣高山迷路下切危險,這一下切很有可能就爬不上來。

高山找水原本就很不容易,有水可以讓生命維持久一點,所以攜帶水量就成為重點,這樣可以第一時間避免不必要下切來爭取求生時間。

迷路時要有正確思維,留在稜線上遠比下降溪谷安全,關鍵點如果沒有路條或自己不注意,那回程時很容易錯過,白姑大山石瀑區路段就是危機重重。

所以曾走過的路一定要留意關鍵點,不要傻傻的一直跟隨別人後面走,這樣爬山也沒趣味,在危機時也不能及時反應。

這次60歲黃姓山友很快時間就被找到,首功就是自願加入救援一位捷克人,他是台灣女婿,因為熱愛山林所以成立跑山獸公司。

經驗豐富並在得到訊息後自願投入救援工作,很難得他才剛剛參加完搜救高台山越野機車迷路事件,這種奉獻情操很感人。

他第一天馬不停蹄開車上山,21日清晨四點出發搜尋,下午五點回來車上小睡一下來補充體力。隔天還是清晨四點出發,並依地形模擬迷路者心態,果然在11點找到人。

這麼快時間找到人卻留下遺憾,只能說黃姓山友登山常識不足無法即刻保護自己,這悲劇原可避免但還是不段發生。

感謝這位捷克人無私奉獻,希望以他經驗可以對臺灣救難行動有所提升,他以正確態度來分享並取得資訊、搜尋手機發話熱點,以及不斷修正搜尋路線才能完成任務。

雖有憾事發生,然對美麗壯觀臺灣山岳活動仍須有正面態度,只因山就在那裏,然安全第一保護好自己為先,充足準備永遠擺第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