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路)永和-大稻埕-關渡-八里坌十三行-考古公園-下罟子漁港-後坑-太平嶺-樹林口-新莊老街環狀單車騎士

從永和騎到八里和淡水路程相差不遠,而我偏好八里略帶點古老味道,這種味道就像時間停駐情景,八里古稱八里坌,古渡口歷史遠比滬尾淡水還早,1983年關渡大橋完工後兩岸交通有了銜接點..

八里坌渡口被滬尾淡水取代後繁榮也跟隨換手,至今建設也落後淡水一大截,1998年台北港首期工程完工啟用後,八里坌歷史也進入另一個期待一面,2014年10月17日淡江大橋開工,預計2024年9月25日完工,這座橋樑將是八里坌發展最關鍵轉折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八里坌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擁有不少古文化遺址,堪稱是北台北台很重要考古聖地,台北港區旁下罟仔漁港是八里左岸自行車道終點站,這處古老漁村聚落仍舊傳承一段蚵寮歷史情結..

八里坌單車道結束後就從下罟仔漁港聚落銜接上台61線西濱公路,單車騎這段路是比較危險點,不過可欣賞無敵台灣海峽景觀,這條快速道路延伸至台南,是單車遠征路線中很重要道路..

這次我擷取西濱公路一小段,然後藉由北79和北80道路由林口後坑越嶺至林口,後坑是一片貧瘠人煙稀少丘陵山坡地,其間有一處範圍頗大公墓地,這條越嶺山路有一段難纏陡坡路段,也是小折致命路段,經年久戰下終於克服完成使命..

林口古稱樹林口,這裡是北台最完善重劃區,棟棟嶄新高樓不斷興建,讓人懷疑人口成長世界最末台灣,是否需要這麼多大樓,我想答案就隱藏在投資客因子氛圍中..

林口臺地市區道路規劃完善,不過單車道建置卻沒有淡海新市鎮好,我由文化二路進行探索發線三井和星巴克等重要旅遊點,也經過華亞科技科技園區,最後抵達樂善寺,這座寺廟隱藏一段大坪頂義塚歷史糾結!

我這次使用北118道路作為林口銜接新北大道七段引路,這條路為下坡路騎乘舒服,後由五段切入泰林路再進入新泰路騎到新莊老街,最後跨越新月橋回到大漢溪右岸路線,就這樣一路由新店溪左岸騎回永和..


為了方便我這次騎機車道上福和橋
發現--由機車道進入單車道有點困難
因為新設置欄杆有點高需要抬車
還好我是小折

心目中吃早餐好點--寶藏巖寺下觀景點
今天有慢跑活動停了不少機車
我記得這裡不能停機車
古亭河濱花朵--已有部分已經凋零

木棉樹--花朵搭配藍天很美

這片花海--還有得等
這段路我經常騎風景就不介紹了
直接跳到大稻埕碼頭
我不喜歡現在廣場上滿滿貨櫃市集擁擠空間

社子島單車道入口--由此轉出進入基隆河左岸路線

基隆河左岸社子大橋--銜接右岸單車道路線

小渡口觀景區--這裡有間咖啡店可以休息一下

基隆河右岸可以眺望觀音山景色

關渡碼頭--著名觀音山/關渡大橋以及紅樹林景色

1983年關渡大橋通車--李登輝題字
目前橋樑正進行上漆及補強工程

八里坌渡船頭--退潮陸上行舟景觀

渡船頭廣場上柑仔店--散發出一股懷古幽情

挖子尾街代表性建築--張家古厝
建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至今150年歷史

正廳內放置祖先牌位
兩側牆壁土角磚上覆蓋水泥/木製窗櫺大門很有特色

八里汙水廠附近大營公廟
祭祀清朝駐紮湖南兵勇陣亡/病死廟宇
旁邊有個自動冷飲販售箱
這區域除了公墓外也是軍事要塞陣地
不過因為興建淡江大橋工程因素
昔日廢棄砲堡陣地遺跡已經被消滅了

原來設在八里汙水廠內聖公祖已經移出改建

十三行博物館

新北考古公園

單車不能牽進去也沒有設置單車停車位

台北港區周遭道路車輛雖少--但風沙不少

遇見施工區轉入橋下自行車道

上來後就比較乾淨一點

一段八仙樂園圍牆被拆除了--裡面空蕩蕩
這裡有我年少的夢
八仙樂園是北部賞正妹聖地-這裡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2015年一場粉塵暴--從此絕跡!

蚵寮雖已成幻影!但仍有人持續挖蚵工作

下罟仔漁港--八里左岸單車道終點
也是海釣者天堂

出下罟仔聚落後進入台61線西濱公路
這段路風沙不小--還有就是車輛會很貼近你
台灣海峽風景很不錯

左轉橫越馬路進入林口後坑區域

土地公/有應公廟

1963年成立瑞平國小
迷你小學校因為少子化關係苟延殘存

瑞平國小旁邊有以前廢棄海防崗哨營區

遠望瑞小所延伸--似乎被削成一半山岳

剛開始是北79之後轉為北80道路
這段陡坡路讓小折差點夭折
這需要有些腳力和技巧才可克服

聚落後切入墓區--其中有兩座藍墓
電線桿號標示為太平嶺

福嶺宮--具有百年歷史土地公廟

右側有條很像古道路線?

切入林口高爾夫球場區域--杜鵑花慢慢開了

進入林口市區--轉騎文化二路--這條路蠻長的

林口建設目前仍舊持續發展
和淡海新市鎮一樣--這裡空屋也不少

有不少行人道過窄--似乎沒有偉大城市風範

越過高速公路/切入長庚醫院範圍

進入華亞科技園區
這是南亞塑膠所1994年所申請開發園區
目前有89家廠商/23000員工
雖是假日這裡有聞到不好味道

園區內自行車騎乘算舒適

這路口有四個框架

延伸道路抵達大坪頂樂善寺--目前正在整建
這裡感覺就是時間停頓

慈善寺緣起於清朝乾隆五十九年(1794)--最早是大眾廟
道光十七年(1837)自福建泉州安溪引入觀世音菩薩成為主祀神明

樂善寺興建是基於成立義塚行善--如今改建廟宇氣宇非凡
以往這裡老舊荒涼沒人來--不過現在也沒有遊客來
只有附近建地工人來這附近吃飯休息

天良亭--公禁石碑(右邊為仿碑)
這是光緒十一年(1885)發起人張克隆等9人
協議義塚地多為未使用築墓土地
應該放租以租金收入作為香火錢等所緣由所立

廟外前後有兩尊觀世音菩薩
現在樂善寺旁龜山第三公墓
正面臨科技園區擴張需要遷墓難題
只是墓塚太大有三萬多骨罈--這要考驗桃園政府能耐

繼續往前看建埤塘--我騎車一向沒有計畫隨心而騎

大樓中看見兩隻高聳大煙囪--這才是人口原本面貌

龜山北118道路下來--沿途看見蜿蜒高聳機捷

路途中一間小土地公廟

轉入新北大道七段--後由泰林路進入新泰路

挑水巷騎入新莊老街
小折剛好可以騎進去--但遇見人可要倒大楣了

慈祐宮--我去買雞肉便當賣光了/就改買綜合麵線40元

新月橋回大漢溪右岸路線--找個陰涼地方吃午餐
早上出門有點冷--現在是有點熱

華中橋--單車道建置完善

永和眺望對岸馬場町紀念公園
現在假日好天氣出來運動人多--這是很好現象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