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路/新店.三峽十七寮山,可以走得很輕鬆,也可以帶點原始風情.岳記
昨天山行走太長產道有點累人,今天就來趟輕鬆十七寮山行程,經過祥和路段時展望塗潭山綿延山景~那天空就是一片藍。
進入新店安康路三段後在~二城看有大山門輝映潤濟宮景觀,這廟創於同治元年(1862)主祀三官大帝至今已有163年歷史。
這次起登點選在新店安康路三段571巷內,登山口位於~交通路五城辦公處檔案科大樓對面, 這裡經常停一輛中型遊覽車讓停車空間減少了。
0726進入山徑其右邊為舊時寬敞竹叢墾地,左邊延伸圍牆內土地是交通部所有,抬頭看綠竹有清高品德象徵含意,也是現代人所欠缺部分。
綠意中山路走來別有風情,過橋後看到一位年輕附近居民帶狗散步,打招呼中不少心碰到狗~那狗竟然驚嚇到大叫一聲!
舊時屋舍前右轉入山,這裡掛一面很大登山指示牌感覺有點突兀,一路往上爬樹木群中難得有一棵松樹。
陽光透入森林那場景就是讓人眼睛一亮,如果早些那光就比較有柔和感也美,光度變化可讓森林變得很不一樣感覺。
緩路而上草似乎變多了該修剪了,高挺油桐樹在五月可是有燦爛花期可賞,轉入沿谷而行緩腰路感覺這裡多為坑谷地形。
經過小環岔路時心想下山就走這一路,蜿蜒中觀察密集生長蕨樹山坡地,小溪屯地端右邊大樹下有間小廟。
轉左而上兩側依舊是山谷地形,這裡有小溪應該可復育出螢火蟲生態園區,也可復育為蝴蝶生態之地。
來到菜園處~水池內我曾多次放大肚魚、蝦子都不見了,過溪轉入另一條山徑有較原味風情,以前當地居民是不過溪的。
如今都會上十七寮山偶而會去大丘田山,過溪後山路蜿蜒而上進入曾屯地路段,沿溪而上再度過溪左山坡有老竹叢。
上來茶園鞍部往下可連結北102公路,這裡有座遮棚可休息,從左邊茶地而上分歧兩路,左路現在很少人使用了。
沿右路陡坡而上,這路鋪設有層層輪胎很好上,隨著高度上升~天上山風景遼闊了,中途茶地上有種植竹子。
突然聽見菜園端傳來陣陣狗叫聲,上來寬嶺剛除過草~於此展望天上山其下深谷填平數十年後終於開始建房子了。
老新店人應該不會忘記這裡曾是廢土場卡車密集情景,續稜而行山路在左路連結後轉為上坡路,十七寮山這條路線油桐花可期待。
0814經過一處寬地兩側有以前茶道路痕,上來稜頭有堆石曾是哨隘遺址,其後所延伸稜地寬敞合乎隘勇線形貌。
繼續往上爬遇見一位中年女山友正要下山,今天鳥叫蟬鳴就是少了山羌呼叫聲,0823再度經過寬稜地~記得早年曾看過這些地方都是茶地。
山路愈來愈陡在一處寬坡地遇見一位大姊就停下來聊天,聊到0848出發~過芒萁稜點聽到五色鳥叫聲有點吵。
看看樹木上沙皮狗、河馬、蛇造型感覺很有特色,有隻鳥叫聲"狗基"很有趣,過環狀岔路後勘查路況還算不錯。
上稜線岔路右邊是北102路線,左轉沿稜而行看景後準備攻頂,0859登上十七寮山其高450m、基點~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埋得很深。
十七寮山有個石砌隘寮遺址,過往這山頭曾是安順煤礦流籠頭設置點遺留不少鋼索,這些鋼索如今都鏽掉了,我還看到一個機器設備。
十七寮山有陷落地洞景觀,如細心觀察感覺這山頭似乎由石塊堆疊而成,東南方透出獅子頭山景色。
今天計畫走北稜路下山,以往這路冷僻難行如今路通走得就有好心情,0926下山後由緩稜岔路轉右而下。
這段陡坡路下行~如過沒有舊時留用黑色扁繩那就難纏了,林縫中瞧見天上山、彩蝶社區、觀音山風景面。
岩塊後抓到隱藏刺藤後馬上見血就稍微療傷,砍除後於緩稜處查看板根樹蓄水形態,轉上坡路回看十七寮山景色。
切入寬稜後穿越蔓區時將開口加大,轉下坡路看景沿脆坡小徑而下觀察倒樹狀況,林縫中透出鳶山景色。
稜路後轉上於0959上小山頭看到T22基點,為識別把這山頭稱為北稜頭,續稜而下從彎樹端左轉而下。
大樟樹這裡山壁有浮根可用,要是沒這樹根那就難過了,根後有一段繩索和一條樹藤可輔助這段陡下坡路。
老竹叢處就像一處屏障區界,竹叢後似乎是一處隘哨點有三棵老相思樹,續稜而下勘查舊時觀景點。
這處觀景點可看到天上山山頭~涼亭和挺立孤獨樹都可看清楚,續下被刺藤尾刺勾到砍除,從竹叢屏障點往左下切。
沿途展望天上山景色,1037切入岩稜路頂點看天上山景色,1042來到岔路先右上稜頂看隘寮遺跡,這處遺跡被石塊填平了。
我把這尾稜山頭當作西北棱頭,折回岔口下切看攔腰折斷樹木,1056下來基點小山頭,我把這當成西稜頭~隱沒基點找一會兒才找到。
沿稜而下1111連結上山腰路,1123走回停車點以3小時57分完成環狀山行,這心情就是~一樣的山卻走出不一樣風情寫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