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路/石碇紙寮坑古道,光明寺越嶺九層坪山~耳空龜巷福安宮,探勘頂紙寮坑巷2號古道.岳記。
這一路來到文山路二段福安居旁看麻竹寮稻田景觀,一早上國五車流不少在交流道旁橋上看景美溪、湳窟山景色。
雙溪口兩家超商都結束營業了,左轉進入106線欣賞排寮尖和荷花景色,排寮這裡是區間測速起點。
石碇子埔集慶宮為供奉保儀尊王廟宇、碇南路二段岔路展望文山煤礦聚落景色,永定國小限速30km要特別留意,於此看永定溪蚯蚓坑段景色。
我在大溪墘54km里程牌前左轉越過大溪墘橋,然後進入紙寮坑產道車停~雞冠山/姑娘山連結點,這裡有座矮小石砌土地公廟。
於此欣賞紙寮坑溪景色後0651延續產道而行,第一處景點是石底六坑,紙寮坑共有兩個礦坑~目前保存是大正十四年所開闢風坑,昭和元年底結束營業。
到陳厝進入紙寮坑古道一共有四座橋,第一座橋走起來有種木板要斷掉感受,第二座主橋右邊有水泥斷橋遺跡,這橋走來有點彈性感受。
第三座橋崁在岩壁斷崖上,這些橋都已老舊一次只能一人通過,0702從陳厝前右轉過第四座橋,這橋有落差感。
橋後進入廢屯地先下紙寮坑溪玩水,放在石頭上背包和帽子竟然被風吹進溪流內全都濕透了,還好我有看到要不然就流走了。
休息完後續行古道很快到達第二座"成福地"土地公廟,側牆可看到光緒丁丑年(1877)十月、捐款姓氏有王、潘、陳、詹四姓。
這四姓恰巧住在下頂紙寮坑到頂紙寮坑之間分布,往前進入密集草叢內因露水使得衣服褲子鞋子全濕透。
雖然不喜歡但早晨爬山都是如此情景,紙寮坑古道越後面與溪差距越高,路途除了溪流聲還可聽到蟬叫聲和偶而山羌聲。
我觀察到豆娘和蝶科飛舞情景,還有岩洞、飛來石景觀以及九芎樹,中途遇到一對夫妻帶一隻狗就停下來聊狗經。
舊屯居地後過崩塌溪流段,古道上大樹、竹叢倒下可過無礙通行,0758抵達寬屯地廣場~一棟福興宮土地公廟和光緒六年(1880)王家"立碑建嗣"石碑。
我發現有人將舊道重新整理出來並鋪設模板,沿舊屯地蜿蜒而上其間有個地方有積水,連結上主線古道後上來光明路/頂紙寮巷1號王家。
王家的狗很賣力表現叫阿叫,0818連結上光明路後停下來休息,以往我都搭配松柏崎和雞冠山作為環狀安排,今天想從光明路走到光明寺。
沿光明路而下有個水塘和老樹景點,沿途住家不多顯得寧靜,看山看植物來到松柏崎五分寮福德宮,這間在1994年重建。
沿途觀察舊屯情景也勘查一小段舊時古道,還發現一條陡下坡路但標牌文字沒了,我在鹿窟巷2-10號入口處連結上北33線。
這條路為碇南路二段一路往上走,然後在鹿窟紀念碑岔路前走光明寺步道直接上比較快,中途可看美麗山景。
光明寺創於大正二年(1913)原名為鹿窟菜廟,1952年12月29日鹿窟事件成為指揮部後偵訊犯人場所,很多礦工和農民在這裡被刑求認罪。
光明寺旁邊以前是華梵佛學研究所,如今荒廢感覺有點可惜,光明寺環境清幽可惜部分佔據國有地、管理上也沒有很好。
我走勤進路去上鹿窟崙登山口,0935切入山徑後沿稜而上有延伸駁坎遺痕,這條路我蠻喜歡以前是茶園。
10分鐘登頂上鹿窟崙山,這山高度528m,基點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山頭圓潤有壕溝以前應是隘寮陣地。
續稜而行部分路段長草了,0959來到石汐路/四分尾路岔路,沿石汐路看山景後左切土石產道,路尾是石汐路8-1號。
轉入優質九層坪古道輕鬆走,中途看到兩隻猴子觀察我一舉一動,1009岔路左行在四分尾山登山口對向右入稜線。
1013登上510m九層坪山,基點為~鑛務課第一百六十八號,山頂已稍微透出山景,續稜而下後緩稜如此重複路徑。
一處山頭有駁坎遺痕似乎是隘寮遺址,下來光明路看到有一群人在整理環境,我去耳空龜巷福安宮沿途太陽蠻大。
1051到達福安宮~大正丙辰年(1916),捐款者有王、張、廖、潘、鄭、黃、陳共六姓,附近下五坑保甲路冷門草多,原路折回改從頂紙寮巷下山。
1129從頂紙寮巷1/2號岔路左下,這次探勘路尾頂紙寮坑巷2號古路,1145來到住家前有設置柵門關上,這屋已沒人住了芒草叢生。
我年輕時來這經常和古厝屋主聊天,古厝後來全拆光了就搭建鐵皮屋~後代我也曾聊過天,以前這裡有條石階古道可連結紙寮坑古道。
多次風災讓這條古道消滅了,我在芒草處找點下,我記得以前這段陡坡全是密集曾屯地,一路找點下。
後橫切轉上脊線想找出這條舊道古階路,沿脊線而下有刺藤稍砍,也看到兩棵挺立大樹,曾屯地因有差距\且長草有點不好下。
終於在崖處發現少部分留存石階路,1207連結上古道原路而回,1216過陳厝走水泥小路在主橋處和陳厝主人聊天。
1235出發在有水地方梳洗一下,1243回原點以5小時52分完成行旅,今天走馬路走得天長地久腳累得不得了,但收穫滿滿就有好心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