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路/新店第一高峰獅仔頭山,隘勇線古戰場文史.岳記
位於新店第一高峰~獅仔頭山除了一等三角點吸引力山友外,更有隘勇線古戰場遺跡,我由碧潭風景區連結北105線新潭路一段前往。
新潭路一段/二段岔路左邊可前往廣興後連結上新烏路,叉路上有獅仔頭山文字,我在三福廟祈求土地公護佑今天山行平安順利。
百年老樹後新潭路2段62巷就是磺窟古城入口,磺窟古城源自1860年泉州人蔡乃安、樹兄弟攜帶佃民屯墾,至今已有165年歷史。
磺窟古城後這一段路有刺竹比較狹隘行車需要留意,這一路上獅仔頭山系支線山嵐看起來蠻有氣勢,路途上有間李家紅磚屋。
磺窟溪景後這一段為陡坡路,我在磺窟(久久津)戰俘營紀念碑稍停片刻,1945年5月16日日軍將300多位盟軍戰俘遷移於此。
戰俘營大約存續3個多月後二戰結束,自從磺窟戰俘營紀念碑設置後每年11月有追思會,如今沒有了,王家太原堂紅瓦屋這裡是獅尾/獅頭叉路。
小坑三路是攀登小坑山、鹿鵠崙、平廣山入口,我去勘查小坑山柵門後登山口有稍微除草,小坑三路可連結到廣興。
另一條新潭路三段215巷是攀登鹿鵠崙、猴洞尖登山口,過北山龍山寺後抵達平廣路2段獅仔頭山登山口,今天拔得頭香。
0712走上木棧道想起17年前這條步道完工時熱鬧情景,晨曦中陽森透露出可使人振奮精神魔力,步道更換為枕木有鐵網圍籬。
微風中蟬鳴而起轉上坡路,山路轉緩時為寬棱地,再度轉上之後有水泥階梯路,感覺左腳走得不舒服。
上來小山頭後轉下再上蟬聲而起,木椅這段瘦稜其左下山谷有堆置大石頭,0733抵達觀獅坪。
這裡是金毛杜鵑賞區,往前看伏獅山貌右邊是獅尾山腰古道路線,左邊以前可通廣欣福德宮已斷線很久了。
踏上水泥階梯看原民峭岩臉孔景觀,觀景台已有視野於此上崖梯,以前沒崖梯時就需要臂力我曾看過有人墜崖而死。
崖梯上來風景特優,往上兩小段崖梯後上來第二處觀景台看景,陡坡路而上0705越過山頭後到達百年圓葉臭樟景點。
這棵大樟樹代表獅仔頭山曾有樟腦風華,台灣成為樟腦王國所付出代價是~廣大優質而美大樟樹全面消失了。
續稜而上走入水泥階梯後登上獅仔頭山最高前鋒,高度為869m可惜視野狹隘,續稜而下轉上。
獅仔頭山防蕃碑岔路也是通往竹坑山、熊空山、加九嶺路線,沿稜而行過古井、戰壕後0805登上獅仔頭山。
獅仔頭山高度858m、一等三角點基點被水泥框保護,以前基點後有設置觀景台拆除後就沒景可看了。
早年我爬這山有修行者在此搭寮,吃飽喝足後續稜而下由第二個岔路轉左,山腰路可通隘勇寮遺址。
這條山腰路休閒而輕鬆,隘勇寮有簡單修護過並架設防雨棚保護,這處隘寮遺址應源自於清朝光緒年間。
往下過溪後轉上欣賞柳杉森林,小溪流清澈冰涼洗臉可振奮精神,0830上來獅仔頭山防蕃碑景點,這裡也是當年激烈古戰場遺址。
獅仔頭山隘勇線開闢始自明治36年(1903)2月1日至7月20日止,獅仔頭山防蕃碑立於明治36年8月20日。
碑額為台灣總督府警視總長正五位大島久滿次撰寫,內文為深坑廳長從六位勳六等丹野英清撰文,這兩人經常在文史中看到。
逆向走法回稜後0843再度經過獅仔頭山一等基點,轉下由第一個岔路轉右而下,中途有連結小土匪洞、觀音佛祖洞岔路。
這一路下來大土匪洞獅嘴岩,這裡曾是抗日義軍大本營,大厝間翁家義勇軍~翁景新和翁國材就是在土匪洞被日軍焚草而燻死。
大土匪洞處連結觀音洞路線後沿稜而下,可欣賞到北盆塗潭山風景面,0904經過粽串尖登山口後抵達獅尾停車場。
沿產道南下於彎處右入山徑,荒廢廁所曾被山友列入五星等級,山腰路來到岔口轉左而下看青礐遺址,這條路線以前是獅尾古道一部分。
折回往上走一路上可看到以前所設置木棧道支柱遺跡,這段上坡路森林下有不少散落岩塊,0933進入積水路段。
0937山壁高點轉下連結山腰路可展望大丘田山風景面,沿途秋海棠正是花期可看到難得開花三部曲情景。
山腰路起伏中可看到峭壁瀑布景觀,落石區後0957連結上觀獅坪也結束獅仔頭山環狀山行,和登山隊領隊分享資訊後快樂下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