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6路/景美仙跡岩~綠野仙蹤,溪仔口山越嶺圳後山.岳記
我來景美尋仙,走木柵路/光輝路口~永建國小登山口,0738從校園左側步道進入享受一片綠蔭迎風滋味。
永建國小這裡是以前馬明潭遺址範圍,現在我們用古濕地這個名詞,我記得以前這裡是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
也就因為這樣才能保存比較完整原貌,2005年國民黨將其變賣給元利建設,這塊12,000坪土地即將造鎮成為元利四季莊園。
我喜歡這裡綠蔭森林感受,雖然之前颱風讓這裡大樹倒了不少但仍有其魅力,周邊早安綠莊有連結步道上來。
青楓樹這裡左轉而上,步道轉為花崗石階路也變成好漢坡路段,一位長者走幾步就停下來休息,我則是一路喘息聲不止。
最近我爬山都很疲倦,那種疲倦就是不想走了感受,岩頂上看景後下來切入緩和路段,再上經過海巡署岔路,這路我通常用來爬興隆山使用。
抵達寬敞休憩點可看獅仔頭山系、天上山系、拔刀爾山風景面,續行有個打印台走山腰路去福壽山莊看大桶山、大頭崎山綿延暗寶劍山視野。
延續步道而下左邊有條平行原徑,經過興隆路2段220巷65弄岔路後上來第二處休憩點看景,續稜而行在第三處休憩點看蟾蜍山、觀音山景色。
往前經過景興國小岔路後為第四處休憩點,這裡也是觀音山、北盆風景面,接續古墓岔路直接陡上景美山前峰涼亭看景。
下來十字鞍部後走稜線步道於0806登上景美山,高度144m擁有一等衛星點、二等三角點No.1043基點,圍籬後基石處山頭長草了。
我在左下休憩點看高麗坑山等眾山視野風景,然後去看景美仙跡岩,我記得年輕時經常爬山岩巔乘風看景。
如今岩塊封閉了、人也老了就也沒那股勁,這裡上下有兩處涼亭休憩點可看北盆景色,仙跡岩下就是仙跡岩廟。
青剛櫟樹遺址這裡有很多蝴蝶飛舞,看看人臉結核地質景觀,一路上都可看到高麗坑山風景面視野。
經過景美獅子亭岔路~持續稜線步道而行,看看蒼勁老松中途休憩點有個人鬼鬼祟祟模樣讓人很好奇!
蒼勁老松再度出現就是靜修寺岔路,經過世新大學岔路續稜而行在0820登上77m圳頭山,這山基點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續下步道於涼亭旁有北水513基點,完成景美山三顆基石任務後下來竹林義應公廟看竹林碑,右邊沒完成建築曾是作為復建石門宮地方。
石門宮創於道光十九年(1839)主祀盤古大帝古廟,可惜1982年擴寬木柵路時將廟拆了,之後復建地方為國有地就不能建了。
由景興路197巷出來連結上景興路,由243巷牌樓處上山去景美第一間媽祖廟~紫範宮,1963年由雲林麥寮拱範宮分靈媽祖廟。
寬敞水泥步道一路往上走沿途風景垂手可得,看看大樟樹、舊時光蟾蜍石、山壁上詩句、石燈籠等景點。
來到仙跡岩廟看景、看仙足,這裡有不少山友休息聊天,續行有條支線步道可上景美山,我由鞍部走古墓山腰路。
這座林墓為嘉慶更午年(1810)興建,轉稜後走原徑去福壽山莊下面休憩點,這裡似乎荒廢了但仍有景色可看。
0900回稜後~原路而回,0910完成景美山綠野仙蹤旅程中途只下些雨沒什影響,今天假日爬山人多但沒影響到心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