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路/福爾摩斯另一章~澎湖713事件,忍辱負重王培五精彩人生故事。
今年7月13日是澎湖713事件76周年紀念日,這是記錄一段山東流亡學生冤案故事,也是被刻意隱藏忽略一段歷史遺痕。
張敏之是煙台第一分校校長,1949年以山東省八校總校長之名帶領~煙台聯中、濟南一至五聯中、海岱、昌維等八所中學8,000多位學生由廣州搭船來到澎湖。
最終他和第二分校校長鄒鑑以及五位學生被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宣判為匪諜~1949年12月11日於馬場町執行槍決。
張敏之被列入匪諜這件事還真是讓人驚訝!畢竟他在16歲讀先志中學時就加入中國國民黨,之後還進入中央黨務學校為首屆畢業生。
中央黨務學校就在現在政治大學,當時是培育黨務人才以便北伐之用其校長就是蔣中正,他在黨意教育班當訓育主任講解三民主義時認識了妻子王培五。
澎湖713事件如以現在視角來解讀,當年山東省主席秦德純和東南軍政長官兼台灣省主席陳誠那紙廣州協議就值得探討。
也就是1949年6月20日所發佈~穂中字第五四一一號訓令,這紙教育部因應秦、陳廣州協議所發八校師生安置辦法公文。
內容中有說明~小男生、女生二千人編入澎防部子弟學校就讀,並給教職員140人,當時教育部長是杭立武。
廣州協議八校校長都有參加所以也應當會有公文,不過那時兵荒馬亂謠言滿天飛~很有可能到最後就變成誰是老大~說了才算數?
張敏之帶領八千位學生會到澎湖,就是因為考量澎防部司令李振清也是山東人可給個方便,當然李振清心裡也會另有盤算。
畢竟當時澎防部只有第39師兵力,韓鳳儀當時為代理師長只有大約500名士兵,所以如能將這幾千位學生如轉為青年軍那就是名符其實澎湖王。
澎湖713事件如今大致已明朗可悉,1999年張敏之配偶王培五出版~十字架上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後另起漣漪。
這其中以當事者自居黃端禮提出不同見解,首先他認為學生都知道要軍訓這件事,只是澎防部只要軍訓而不讓他們上課就引起譁變。
當時煙臺聯中在西嶼(漁翁島),所以事件主角是馬公島澎防部濟南聯中學子這部分,既然如此那就和張敏之、鄒鑑校長沒關係。
畢竟當時濟南聯中已編隊進行點名~只有學生並沒有任何老師在場,而且學生譁變後軍方在刺傷兩位學生後~大家就不敢造化了。
所以他推論張敏之等人被列入匪諜很有可能是因為張蘭庭所檢舉,至於原因很可能是對於總校長人選意見紛歧而留下伏筆。
張蘭庭當時和鄒鑑因總校長人選有了爭論,他一時生氣竟然拔槍因而誤傷了學生而離開隊伍,有人說沒來台但也有人說他來台?
不管澎湖713真相如何?我對於王培五這個人比較有興趣,他出身富商家庭最初由母親受教,之後讀美國教會德貞中學,因緣際會下參加黨意教育班時認識了張敏之。
張敏之出身較差得不到王培五家長認可,王培五家長甚至找門當戶對人家配對而被她斷然拒絕,可見她深具獨特新時代女性視角。
王培五後來考上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其實她原本是要考燕京大學,燕大是英美基督教會在1919所創立。
王培五在前往應考時卻遇上了大雨~因而把筆墨文具掉落地上而沒能應考,萬萬想不到這文憑後來到台灣卻成為養家生存工具。
張敏之被槍斃時才43歲,王培五為41歲就此以匪眷身分從租房子、找工作開始處處碰壁,最終在朋友幫助下南下屏東潮州萬丹初中任教。
萬丹初中就是現在萬丹國民中學成立於大正10年(1921),最初校名為~萬丹簡易農業學校,萬丹初中是1950年10月改革後校名,
之後她轉入潮州高中、善化中學到台南女中,最終回到台北建國中學任教,1969年在全部子女都出國、工作後就辦理退休到美國和子女同住。
王培五最讓人津津樂道是以樂觀態度來面對自己人生,從而重視子女教育,並以愛你仇敵來化解隱藏心中怨氣,並用沉默無語心情來對抗匪眷身分。
2018年張敏之獲得平反後~王培五將得到600萬補償金回饋故鄉~山東煙台二中成立張敏之獎學金,每年定期都有子女前往發放獎學金。
以我見解~王培五似乎想要彌補當年丈夫把山東菁英帶來台灣,這讓山東在後來發展上吃了悶虧,於是鄉親對他這種行為頗為不諒解。
王培五用積極態度來面對自己由千金變寡婦、爾後變成匪眷受人歧視,這讓她忍辱負重培育出四位子女都是台大畢業後到美國讀博士當醫生。
全部六位子女日後在美國得到重生,王培五最終也以106歲高齡在2014年6月24日於美國內華達州亨德森去逝而有了完美人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