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路/中華科大越嶺南港山,5號峭壁.鳳山寺小徑,山神廟回稜.紀事
今天雨線在崇德寺~以後路段飄起綿綿細雨,由崇德街翻山越嶺來到研究院路四段麗山公園看落羽松,沿路而行看十八羅漢岩景觀。
台北大縱走第六段路線0835由中華科大開啟,兩棵高挺青楓對映下由校門口切入步道,巷弄商家只剩一家賣早餐。
綿延步道而上到獅園福德宮這段路樹木以卡氏櫧、山紅柿、錫蘭饅頭果、大葉楠、香楠、紅楠為特色,卡氏櫧三棵中中間那棵有斷枝情景。
以十八羅漢岩谷為層屯地在步道旁菜園戒備森嚴新設高網和監視器防止被盜採,數十年山行中很少看到這般情況。
水泥橋端岩床溪流上有不少壺穴景觀可看,由這開始舊時荒廢層屯處處有痕跡,支線探勘紅磚古厝遺址。
沿途觀察步道兩側森林生態景觀,25分鐘後抵達獅園福德宮有位大哥正在聆聽交響樂,似乎我的到來影響到他雅趣馬上把咖喝一飲而盡。
涼亭旁有垂絲茉莉,這種花像鈴鐺垂掛姿態顯得高雅清新脫俗美感,從旁小徑一路上178m四分里山東南峰,稜線上標樹斷幹,山頭有~北市地測精幹點市329基點。
0925從獅園續行舊時屯痕仍處處可看出端倪,四分里山岔路後步道轉上坡路,放觀音神像那棵有樹洞大樹倒了,顯然有神明護持也沒用。
0949抵達土地公廟大嶺古道鞍稜路口,從大嶺古道稜鞍後路段風景面就以101大樓城市風貌為主,稜線步道上透景也透光。
山神廟岔路後進入陡坡路段,上來稜線就是市340基點峰,這裡101大樓視野面比較寬廣,涼亭端並有支線山徑連結,續稜而上休憩山屋毀了。
續行有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這顆外來基點埋這裡其實位置適當,因為左下觀音廟旁就有顆水泥點。
步道慢慢進入峭壁路段由1號開始,這裡視野有半徑之廣,南港超高頻電視轉播站這裡是2號峭壁路線,這裡已可看到101大樓。
涼亭陡坡路上來就是375m九五峰,也是南港山系最高峰,一般說法為~楊森將軍在1976年以95高齡登臨此峰而得名。
另種說法是~紀念1926年四川萬縣九五慘案,當時楊森擔任四川省長時所發生一場中英衝突事件,崁在岩石側面那塊紀念碑我曾見過。
對面就是南港山主峰,三等三角點六九五號基點,下來已透出南峰有如斜體山貌,看101、象山北盆景色後經過3號峭壁路後~走入南峰下4-5號峭壁路線。
1032從5號峭壁因潮濕謹慎下,5號峭壁我分五段來走~其中峭壁部分相當滑要小心,有繩拉繩沒繩踏崁階或走階梯而下。
大概15分鐘下來萬壽園休息喝口水,涼亭內有個峭壁地圖可參考,這是2015年趙姓山友所畫簡圖一看清楚明瞭。
今天我探勘一條鳳山寺支線小徑,橫切後沿腰路而上可見舊時屯痕,中途有廢棄帆布寮遺址,1105到達岔路有廢寮遺痕。
轉左而下走水泥階梯,這段我記得以前是石階路,一路而下濕滑走得小心謹慎!1115抵達鐵皮屋處以前是鳳山寺。
如今關寺也大門深鎖,這裡可看到101大樓,續階梯而下觀察有水泥覆蓋情形,經過鐵皮屋裡面有個人在整理東西。
慈航寺也關門大吉了,下來旌旗飄揚鐵皮屋處正巧有兩隻狗擋路,用計突破下來松山路左邊是個小公園。
往右到瑤池宮去豹山看景,一位女山友照相讓我等了足足五分鐘,不過是個101和象山景觀要這麼久嗎?這山有北市地測精幹點市319基點。
瑤池宮旁有松山一坑遺跡,宮廟拆除變小而鐵皮屋建構看來有點寒酸,走陡坡階梯上九五禪寺,這段路以前是松山一坑台車道。
九五禪寺看青楓聽梵音,查看一位長者大頭像後在快樂亭看青楓和樟樹,後由復興園虎山自然步道轉四獸山步道陡上山神廟。
山神廟這段回稜路蠻陡,1202休息喝口水上南港山稜線後原路而回,1243走回中華科大有三個店家在賣午餐,這一趟行旅時間為4小時8分鐘。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