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3路/南港劉厝,四份仔後山越嶺路~麗山峰、四分里山、永安居古徑.紀事

這次旅行走南港後山之路,這一路由崇德街切入南港研究院路四段劉厝,這裡是四分溪發源地方,附近有廢土場。

這段路左為拇指山、右是倒照湖山,拇指山以坑頭福德宮樹梅古道最熱門,倒照湖山就以研究院路4段161號土角厝最熱門。


清澈四分溪轉變不簡單,以前受於煤礦、廢土場汙染沒有水清一天,每逢颱風也會造成沿線住戶淹水災情。


麗山農民廣場看落羽松,這裡曾是私塾、舊莊分校遺址,記憶中校舍是一棟日式建築分成1-3年級,地面上北宋蘇軾定風波詩詞捎來了一股文學氣息。



起登點在百年以上歷史福和宮,這條路官方定調為麗山橋口步道,我們稱為後山四份仔越嶺路,為早年錫口(松山)到南港.四份仔一條古道。

先以五炷香向土地公等眾神明請安後~欣賞對山~倒照湖山之景,從王家車道切入山路,一條由枕木鋪陳軌條形狀步道。




步道中探勘一條有整理過王厝古路,王厝後面有兩棵百年老樟樹,後沿溪谷一路上來~墓區、屯谷竹林岔路。






轉走左側小溪步道看到野薑花被砍得亂七八糟,切入彷如石床路段,左邊對映出山稜線電塔已可看清,這段路有倒樹但不礙行。




猶記得以前這條路可開車上來,抵達王家永安居先避雨,今天看到古厝四周有鋤草並整理出菜園地,巡禮一番後找回了點舊時記憶。









觀察到永安居後面百年烏心石被康芮掃到斷枝幹了,因為下雨旅程就不要拉得太長,在這吃蛋餅和餡餅後也喝杯熱騰騰咖啡。

趁還是小雨綿綿就走向麗山峰,沿途經過研究院路4段80巷岔路,麗山峰離步道近不爬覺得可惜,此山標高155m、北市地測精幹點市309基點,雖然在康芮摧殘下仍沒有太多視野面。






如從山頭寬稜闢出一條連結主線步道那就更方便了,折回步道續行觀察紅楠,這樹小時候都用豬腳楠稱呼,樹高可長到20公尺。


沿途步道兩側山稜線都可看出,走入水泥小徑後來到80巷第二條岔路,往右而行觀察小溪兩側坑谷菜園地。







一段上坡花崗階梯步道經打印亭後於0923上來南港山鞍部,直下屬於南港.北興宮大嶺古道路線,左上為南港山主峰步道。



觀察大嶺山莊遺址有倒樹,今天101大樓有霧雨濛濛感風情,往右去福德宮點三炷香向土地爺請安時有三位山友從中華科大過來。





這次標山為四分里山,上來空地前有大倒樹障礙就繞路而過,沿稜而上綠植攀附區段被康芮掃過有浩劫感。





抵達電塔處景色因霧雨而顯得濛濛感,續稜而行橫越倒木、沿途有種疏林景風情,四分里山標高251m、北市三角點第69號基點。









今天風景就不提了,續稜而下到茅草埔山岔路~中途稜頭舊徑岔路已改為橫切而過,康芮風災對四分里山而言反而山路變寬好走不少。





茅草埔山岔路端~刺藤覆蓋山頭,路口刺藤打開看坑谷一片寧靜之美,折回往中華科大山路而下,有倒木不礙行一路連結上步道。








今天計畫探勘王厝古路所以往右而上,經過一處分稜點寬地休憩喝口水再走,一路上觀察紅楠、香楠大樹。




轉折點岔路~轉左來到寬敞地有寮可避雨,這裡形成一處運動休閒地方,續稜而下此時雨勢漸大撐傘走得很不便利。





山徑轉為寬稜路一路觀察,沿途有發現一對竹雞雨中覓食、還有一個很新鮮穿山甲洞,還能看到一些動物足跡!





有倒木避開或直接跨過,一處坡地有點像以前茶地,稜線路淡竹葉讓我變成小刺蝟,經過竹林區段後看景。







一處倒木處剛好是岔路點,轉右~橫切先窄路後轉下坡路,切入緩腰寬路一路從竹叢舊屯越溪而回永安居,和王家後代聊天中結束旅程,今天行旅使用2小時20分鐘。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