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9路/莫那.魯道傳奇,霧社抗日故事。

最近台北有幾件事情受到年輕人關注,比如前棒棒堂成員王子介入前中信兄弟啦啦隊成員粿粿婚變,還有就是閃兵事件。

我這年齡層對歌星堂娜59歲不幸因胰臟癌去世比較有感,至於輝達落腳北士科早已預料中就不足為奇。

這回就來說說霧社事件,因為時至今日也有95年頭了,1930年10月27日那一天,驚天動地霧社抗日事件其實是件慘案。

日本人據台後,在1,418m深山中霧社以完善城鎮建設模式建立為蕃地典範,裡面有~霧社分社、駐在所、郵便局、產業指導所、學校、旅館、雜貨店..等一應設施俱全。

不過如以另一個視角來看,當時霧社尋常小學校需要蓋宿舍等建築,日本人看中馬赫坡社~西茲西庫檜木林為取材地。

當時負責招集搬運工日警崗田竹松認為~以原住民腳程只要一天就可辦到,只不過,這一趟行程距離有22km遠。

中途還須克服8km沒路陡坡路段,且搬運~長12尺、4寸見方檜木,因不能破壞材質只能用肩膀扛而不能拖運。

所以中途就必須過夜,用扛常會造成原住民肩膀傷痛且十分辛苦,加上工資少、延遲支付下讓原住民埋下了霧社事件導火線之一。

1930年10月27日,霧社公學校舉辨台灣神社祭和聯合運動會,能高郡守小笠原敬太郎和視學菊川孝行、霧社分社主任佐塚愛祐等人都來參加。

當時霧社學校有霧社尋常小學校、霧社公學校以及蕃童教育所,霧社公學校成立於大正五年(1916)。

霧社公學校在1941年和霧社尋常小學校合併,戰後就是現在仁愛國小,霧社公學校地點就在現在台電萬大電廠第二辦公室。

霧社事件引爆後,霧社公學校成為血戰場,當時校長新原重治將宿舍用於日本人避難地,所以這裡有44死亡其中36人為兒童。

就連和賽克族交好日本醫生志柿原次郎也被殺死,還好他太太在花岡二郎太太協助下幸運躲過一劫。

所以當時霧社公學校共有134位日本人死亡,其中有兩位穿日本和服台灣人被誤殺,所以總共136人死亡,重傷有26人。

1930年11月1日,日本軍警向馬赫坡社進攻,11月5日安達大隊佔據西茲西庫1,300m高地,也就是現在一文字高地,如今這裡被認定為馬赫坡社古戰場。

霧社事件中也有很幸運而逃過一劫故事,1930年10月25日能高郡守一行人從埔里出發,這其中跟隨有18位台中州立高等女學校師生,其中有兩位是老師。

台中州高等女校創於1919年~也就是現在台中女中,當天這群人由埔里到達霧社後,台中高女師生婉拒能高郡守邀約直接去日月潭玩而倖免於難。

霧社事件主角莫那.魯道,其最終在馬赫坡社岩窟後森林內自殺,他家族也只有女兒~馬虹.莫那僅存。

霧社事件參與馬赫坡社等六社賽德克族一共有1,236人,事後統計自殺有296人,其餘各項死亡後僅存514人被囚禁在五處保護蕃收容所。

1931年4月25日深夜與之交惡道澤社被日警煽動發動第二次霧社事件,造成餘生賽德克族216人死亡,僅存的人就被安置在川中島,也就是現在清流部落。

霧社事件中比較矚目是花岡一郎和花崗二郎角色,如說霧社是蕃地模範,那這兩人就是日本人培育樣本人才。

花岡一郎畢業於台中州立師範學校講習科,學校創於1899年也就是現在台中教育大學,花岡一郎也是賽德克族學歷最高的人而受到族人敬重。

花岡二郎學歷就沒他好,所以畢業後在霧社擔任警手,花岡一郎則是巡查和蕃童教育所老師,不過我對他這學歷拿來當蕃童教育所老師有點疑惑?

這疑點有學者指出~花岡一郎成績其實並不好,他除了音樂、體育外其餘通通不及格,於是他就不能去霧社尋常小學校和霧社公學校當老師。

當然這是學者解讀、而維基百科也說他品學兼優學生,如果能調到他成績單那就可以真相大白,但這好像不是霧社事件重點。

還有就是有人質疑~花岡一郎和二郎在牆壁上所留下遺書真實性,並表示他們其實不會寫書法?而且字也沒這麼好看。

我對這些事情解讀是,如能提供筆跡對照就可看出,如不能那可能要通靈了,這兩人是霧社事件悲劇人物~兩邊不是人,如抗日就是不忠、如抗敵就是不義。

花岡一郎穿和服用武士刀切腹自殺,這很有日本軍人武士道精神,花崗二郎是上吊自殺也穿和服,常理來看~原住民要見祖靈是要穿傳統服飾的。

霧社事件讓兩方都有反思,當日本人看到賽德克族在大樹上自殺而讓樹都彎曲情景很有感,於是改變了原有做法。

莫那.魯道在霧社英勇行為,這讓人想起巴蘭社頭目瓦歷斯.布尼有謀,他在霧社事件中處於中立避免了滅族危機。

他除了安排將漢人送下山外,也營救了日本婦孺以及避免族人受捲入受害,事件後更斡旋日方將餘生賽德克族遷往清流部落機會。

日本人感恩瓦歷斯.布尼行徑在他死後立碑,至於霧社分室主任佐塚愛祐到任半個月就遇上了霧社大劫。

也只能說他沒好好利用這半年時間改善對待賽德克族過往歧視和不滿情緒,他後人曾表示~佐塚愛祐對得起原住民、同時也對得起日本。

莫那.魯道自殺後遺體在1933年被獵人意外發現,屍骨被日本人用鐵絲連結提供展示,後來就放在台北帝國大學供研究使用。

莫那.魯道遺骨在1973年移回故鄉霧社安葬,有傳言說~日本人就是看上190m體格才拿來當作標本研究用。

霧社事件在2011年由魏德聖導演所上映電影~賽德克.巴萊後掀起一股狂熱,時至今日,大家似乎都忘記了這段歷史。

過往霧社第一印象是櫻花,所以曾有櫻都之稱,第二印象是廬山溫泉和吊橋,不過在2008年辛樂克颱風重創已失去原有風貌而成為失落秘境。

迷霧中霧社,那段抗日歷史仍舊傳承,但希望戰爭永遠不要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