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2路/福爾摩沙.臺灣起風了,劉銘傳新政傳奇。

今天日子很特別,140年前1885年10月12日劉銘傳被光緒帝任命為首任台灣巡撫,如以山行者視角來看~信義區永春陂很適合作為紀念地方。

就在於當時處裡繁忙公務中劉銘傳,只要有空就會來永春陂吟詩作對,而原有闊大永春陂現在也只剩下一個觀鳥小水塘而已。

劉銘傳在台灣創下不少第一紀錄,第一盞明燈於1885年在台北城內衙門處發光,之後逐步推展到撫臺街上,後來因為費用太高轉為衙門和重點處設置。

劉銘傳當時使用是直流弧光燈,亮度大約是1-2千cp,可能是由丹麥技師所裝設,也有資料顯示為荷蘭技師所為。

而真正大放光明年代是日治時期1905年10月15日,第一座龜山水力發電所將電力傳至三市街~大稻埕、台北城以及艋舺。

劉銘傳出生於1836年於安微省合肥西縣南分路鄉,為了紀念他功績對岸中共在2006年2月將南分路鄉改為銘傳鄉。

劉銘傳出身貧困家庭不喜歡讀書,因排老六、得過天花成了麻子臉有了劉六麻子稱號,從小混混之後當起強盜也殺過人。

1953年李鴻章在合肥辦團練創立了淮軍,淮軍引進西洋技術建構新時代軍力,1862年劉銘傳所建置銘字營加入淮軍後受到李鴻章重用。

劉銘傳這一路參與剿滅太平天國、捻軍戰役後於1883年12月參與中法戰役,中法戰爭根源是~清廷對越南保護國爭奪戰。

法軍由孤拔中將率領遠東艦隊由越南開啟戰事,這一路打到清廷東南沿海並消滅了福建和南洋艦隊取得了台海控制權。

當時法軍戰略為~以取得台灣作為籌碼來要脅清廷放棄對越南宗主國權益,並以攻下雞籠(基隆)和滬尾(淡水)兩要地來達到臺灣全面掌控局勢。

中法戰役台灣面由劉銘傳進行防禦,也就是西仔反~臺澎之戰,期間歷經了獅球嶺、二次月眉山、滬尾、澎湖等戰役。

劉銘傳排除眾議以棄基隆、守滬尾戰略思維,雖然澎湖被攻下,但終讓法軍無法攻下滬尾而拿下台北城。

中法戰役在1885年4月結束,以往中國視角將這段歷史解讀為~清廷乘勝即收,不過卻簽下不平等條約,如今有學者解讀為~就是法軍大勝。

戰役中法國折損了遠東艦隊司令~海軍中將孤拔,他是國家英雄於1885年6月11日因腹瀉死於澎湖媽宮澳(馬公港),目前澎湖馬公留有孤拔紀念碑。

劉銘傳在台第一還有鐵道建設,1891年中國首條鐵道誕生了~路線是基隆到台北,1893年延伸到新竹,這段由後任邵友濂完成通車。

同時劉銘傳也向德國霍亨索機車製造廠買了兩輛蒸汽機車~並命名為騰雲一號、御風二號,接續向英國購買六輛蒸汽機車行駛這條路線。

劉銘傳原本規劃鐵道路線是到台南,最後被日本後藤新平完成到高雄,之後延伸到屏東枋寮因而建構了完整了台灣縱貫線鐵道。

如你有興趣可到228公園、台灣博物館看騰雲號機型,蒸汽火車是火車迷不可錯過舊時光產物,我小時候不時會搭乘~對那飄來煤煙味記憶猶深。

劉銘傳在1887年引進西式教育創立了西學堂,當時並聘任英國教師布茂林來教授~英、法文、史地、理化、算數和測繪等知識。

同時也聘請漢學老師在課餘時間教授中國經史文字,並於1890年在現在長沙街一段27號場域設立了蕃學堂,讓原住民接受教育藉以拉近與漢人之間溝通距離。

可惜這些教育新措施在1891年因劉銘傳辭職後陸續撤除,1890年劉銘傳也設立了電報學堂來培育電信人才。

台灣在1877年完成了首條電報線路舖設工程~台北、基隆、滬尾,1888年完成了~台北至台南長達460km線路系統。

第一條台灣海底電纜在1887年完工,由滬尾至福州川石島117海里,另一條為台南安平至澎湖馬公53海里海底電纜。

劉銘傳在1888年創立郵政總局,3月22日正式開辦台灣郵務,比較特別是~該年向英國倫敦維爾金生公司訂製龍馬圖郵票七月送達,但沒發行而改為台灣鐵道車票。

1886年4月劉銘傳在台北和台南創立清賦總局,並以3年半時間將台灣田地由7萬餘甲增加到30萬餘甲成長了4倍多。

到了日治時期1900年後藤新平將這些文史檔案彙集成書~清賦一斑,就是拿來之後治臺土地改革參考資料。

劉銘傳從1885年10月12日成為首任台灣巡撫,任內一連串新政造成保守派仕紳難以接受,之後衍生政治力讓清廷不得不讓劉銘傳下台一鞠躬。

他在1891年6月4日卸任台灣巡撫職務,離台前在雞籠港看到日籍商船進港情景時出口說了句話~他日禍台者,必倭也。

1895年清廷因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失去了臺灣,果然應驗了劉銘傳憂心事情,1896年1月12日以59歲之齡因憂心病死而結束燦爛輝煌一生。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