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8路/南港大坑畚箕湖越嶺路,余氏古厝步道,畚箕湖三座基點峰探勘.岳記。

應付公館塞車最好手段就是提早出門,七點車流少就騎得很順,地上大片綠色彩繪還真不太習慣有種適應不良。

我由崇德街上山,感覺這路蜿蜒危險度比北宜還高,從三岔口轉研究院路4段看劉厝,這裡是四分溪發源地。


這段路有樹梅古道可上拇指山、還有倒照湖山保甲路可往深坑,麗山公園處看落羽松和四分溪景色。



觀察垂壁岩景以及著名南港十八羅漢岩,從胡適公園右轉舊莊街2段上山~展望北盆景色,這次走大坑余氏古厝步道。






0745走入重新改建完成步道心理上就是踏實,先過桂花亭平台步道之後岔路是上鞍部,從右而下往余厝而行看大坑景色。







步道上有兩棵樹為烏心石和大葉楠,下來余氏古厝有環保人員來這處理余家大型廢棄物,余家古厝在2023年11月曾發生火災。




最早余家古厝原有13間形成一處小聚落,日據時期因陳秋菊義軍殺了一位日本巡查,聚落因此被牽連而被火焚。






現在古厝是日據時代改建而成,有人說是1923年重建,不過我從余老口中得知這棟古厝在1913年就有繳稅證明。


余老還說老樟樹旁邊那棟最古老,而老樟樹齡大約200多年,這棵大樟也正好說明舊時光這一代製腦產業盛況。





南港早期三寶是製腦、茶葉以及煤炭,如今只有茶葉仍延續餘光,從光緒十一年(1885)起魏靜時、王水錦造就了南港包種茶一頁榮光歷史。


0805原路回程中探勘一條往茶園支線山徑,茶園內有看到兩個茶農正在採茶,走段舊步道經德聖廟後上來鞍部,這裡是排寮尖、畚箕湖山主峰、西峰、北32線岔路。










這次我想探查畚箕湖山西峰稜線路,以往大家都走右邊保甲路後轉右上稜,直接上稜線後越過三個山頭感覺都是寬稜。










上畚箕湖山西峰前有段陡坡路可看大坑、深坑烏月山風景面,需要穿芒而過到達市10號基點,這座山高度為376m。






畚箕湖山西稜路已冷門,0845在竹叢處休息吃個包子有感蚊子實在太多,從林隙中看到深坑變電所風景面。

10分鐘後原路而回,連結保甲路岔路順向走較容易識別,走保甲路0911回鞍部後往前走畚箕湖山主峰路線。






李楊墓端可看次格中繼站風景面,從苦茶林轉左而上,上主峰這段路有三段緩稜連結,其間可看到水缸和小花朵。







最後一段有竹林於0927登上畚箕湖山主峰,高度422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這山也叫深按頭山~山頭滿滿竹林有清出一處小空地。




從主峰下來穿越竹林在缺口可展望平溪三尖、北盆風景面,稜線到第一個山頭沿途有獵狸尖、101大樓景色。





續稜而下慢慢有駁坎出現,觀景點處遇到登山隊稍停,越過下一個山頭後0946連結上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步道。












這條木棧道如今正在整建變為花崗石步道,施工設計是下面鋪水泥上面用花崗石,感覺應該是少水泥會比較原味。







中途看到連機具都開上來了,0954連結上舊莊街二段後去停車場上畚箕湖山北峰,場內放了很多器具和材料。










稜線行轉下坡就到達畚箕湖山北峰,基點為市11、高度為350m,從林隙中看到汐止十三分山下三合院古厝。




山旅完成後我想走桂花步道回原點,到達涼亭處卻發現因施工而封閉,越過障礙一路而下經過岔路,這段路還沒施工。






右路而下中途就遇到重鋪水泥路段,感覺就是以水泥為地基上面鋪陳花崗石設計,現在走水泥路下坡需要留意。




路途中有棵樟樹,下來岔路我走左路橫切而出桂花亭,出口附近有工人正在鋪設花崗石板,農家處小黑突然闖出叫了幾聲。







連結上舊莊街二段後轉右而下,桂花亭平台這裡看景後1018回原點,今天以2小時36分完成環行山旅,午前回永和在公館感覺很順車流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