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7路/台灣光復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戰役背後影武者的故事。

就在今年五月,立法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古寧頭戰役起始日,與台灣光復節共同紀念,所以就放假一天。

時下年輕人對於紀不記念不重要,最重要就是有放假嗎?當有人質疑發一萬是收買人心時,那放假也是收買人心喔?

難道你不知有種拿了好處,那張票依然不投你意念嗎,膚淺政治思維抹殺了原有動機,這種政治智商確實讓人情以何堪。

如今政府對於光復這兩個字很敏感,這讓我想起之前花蓮光復在大家幫忙下有了重生轉機,或許這也是台灣光復一種意涵。

這回三天假期老媽子就將原本重陽節拜拜改在今天舉辦,我回汐止老家就塞車在高速公路上而晚到讓老媽子急得跳腳。

一個30分車程卻開了3倍多的時間,如沒下雨那騎機車也就不會遇到這般情景,還好急中生智迴向轉道因而爭取了不少時間,否則那時間鐵定會更久。

木奉講堂這回以1949年古寧頭戰役為故事開端,國共內戰下大陸江山國軍一路失守,僅存東南島嶼沒被赤化僅剩少數而已。

這時棄守反而是延續台澎金馬生存一個轉機關鍵點,而金門戰略價值也更顯重要,古寧頭戰役勝利讓老蔣感動得眼角泛淚了。

老人家先前還頗為生氣以為大家就是一路騙,就在於他信任那些將官迎逢個性,就像現在台灣騙子滿街跑。

所謂月黑風高就是這個時刻,1949年10月24日中共開啟了古寧頭戰役,這戰雖打了不到三天時間但卻讓人驚心動魄。

中共在戰敗後解讀為輕敵而躁進,除了船隻不夠外,想以一師兵力是很難拿下金門的,另外對於國軍第十二兵團增援行動也沒有及時掌控。

而不同建置三個團並沒有統一指揮,當然氣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不過還有一個真正原因兩方都沒明講。

古寧頭戰役後各方解讀不同,一般而言湯恩伯上將是最高指揮官,主戰部隊為第二十二兵團而第十二兵團是支援部隊。

湯恩伯這位上將,這一路上都是打敗戰而撤守將領,他最著名事跡就是向老蔣檢舉前台灣行政長官陳儀教唆其投共行徑。

湯恩伯因緣際會下因根本博策略而得了古寧頭戰役這個功,日後他在日本也引發一些爭議,54歲時在日本病逝。

第二十二兵團司令李良榮中將是首任金防部司令官,他是黃埔第一期生,古寧頭戰役讓他得了寶鼎勳章。

只不過他軍旅生涯有點顛頗而無法有個完美結局,退伍後在馬來西亞經商,1967年以61歲之齡因車禍去世。

古寧頭戰役防禦第一線為青年軍第201師,這是孫立人在高雄鳳山訓練部隊,部隊為1949年2月移防台灣訓練。

201師兵源主力來自四川多為20歲以下青年,最初建置時資質相當優秀,其中大專生佔10%、高中生佔20%、初中生為50%,師長鄭果是黃埔六期工兵科畢業。

1949年9月1日孫立人接掌台灣防衛司令一職,古寧頭戰役前8月31日青年軍201師601及602團在高雄搭乘中字號登陸艦等4艘船艦赴金門馳援。

話說仁羌大捷讓孫立人一戰成名,然樹大招風於1955年5月25日因舊屬聯絡官郭廷亮匪諜案而受牽連(108人),老蔣軟禁他長達33年。

孫立人在蔣經國死後1988年1月13日重獲自由,赤膽忠心效忠老蔣但被視為眼中釘而棄用,1990年1月19病死台中寓所。

118師李樹蘭上校也因古寧頭戰役晉升為少將,並獲四等寶鼎勳章其長官胡璉還送他一部嶄新吉普車當賀禮。

第十八軍長高魁元一路做到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以及國防部長..等職,他曾創下最高齡以及任期最長國防部長,還有年齡最大現役將官以及最長壽上將等紀錄。

高魁元活了105歲在2012年5月7日病逝,如說他有遺憾事情應該是~1981年8月8日在國防部長任期內黃植誠少校駕機投共,這舉動讓也不得不辭職負責。

黃植誠出身空軍世家曾飛過五種機型飛機,飛行時數2,100小時並以僅五年時間就升到空軍少校,是位可以期待培育將才。

1981年他卻利用擔任訓練考核許秋麟機會駕駛F-5F戰機投共,中途因許不答應跟隨就讓他在東引島附近跳傘。

黃植誠將飛機降落福州機場送給了中共一架當時台灣先進戰機,並獲得65萬獎金~這筆錢在當時可買下60套北京四合院價值。

黃植誠投共後擔任解放軍空軍航校副校長,後來和空服員張美英結婚,1995晉升北京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少將,2012年退伍後仍持續兩岸交流工作。

許秋麟最後當到花蓮佳山基地基訓部上校指揮官,兩人不同命運有了不同情境,黃植誠目前仍被台灣通緝是位叛國者。

鏡頭再度折回古寧頭戰役,過往所不能說祕密就是日本將領根本博,他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生,陸軍大學第34期生以60名中第九名畢業。

根本博在1941年3月1日晉升陸軍中將為第24師團長,最後軍銜是1945年8月19日擔任北支那方面軍兼駐蒙司令官。

根本博會來台協助被解讀為~報恩和一展長才,報恩面就是蔣介石戰後無條件將4萬日本平民和35萬日軍送回日本。

根本博個性沉默寡言,化名林保源被湯恩伯上將任命為陸軍中將在其身邊擔任軍事顧問,他從1949至1952年三年時間協助中華民國抵抗中共解放軍。

他在金門古寧頭戰役表現有了戰神名號,除了精準料到解放軍會登陸金門古寧頭外,更在金門策畫塹壕戰。

這項行動是取自於二戰末期日本最終戰~沖繩戰役經驗而來,九年後1958年823炮戰正好驗證這項策略成功而守住了金門。

根本博用口袋戰術引誘敵軍深入,並且用汽油燒船而截斷中共解放軍後援以及後路,並以戰車戰術牽制戰場而取得有利局勢。

參與古寧頭戰役有六支精銳部隊榮獲飛虎旗,分別為~18師、118師、201師...等,1950年時任政戰部主任蔣經國奉令來鳳山頒發201師飛虎旗。

過往我曾聽參與老兵說這場戰役201師戰損嚴重,只不過查不到資料官方也沒提,倒是那些被俘解放軍洗腦後就編入該師補充兵源。

古寧頭戰役有很多可歌可泣故事可以講,就像66號美製M5A1戰車因演習陷入沙溝故障,這種戰車原是美軍留置於菲律賓其中21輛被台灣收購。

當時進行演習中66號戰車故障修不好而留置,由64、65號戰車防禦並留下第一排士兵固守,這些人在11點40分吃飯時島上都進入夢鄉了。

士兵們所吃冷飯菜由排長楊展中尉回部託人取來,午夜時分天氣也更寒冷了,這個時間點共軍3個團兵力已在海上準備突襲金門了。

古寧頭戰役讓66號戰車幸運砲手熊震球一炮成名,這一炮剛好打中共軍彈藥船因而照亮了海上,讓國軍射擊有了標區。

精彩故事中,還有因查哨誤踩地雷受傷201師601團第二營第一排排長卞立乾中尉,這雷砲讓士兵誤認為解放軍已上岸而有了警覺。

卞立乾因重傷戰後來台治療摘除左眼,1958年以上尉退役於1994年去世,不過史實卻誤記他兄弟卞立中名字,2019年被發現後更正。

古寧頭戰役讓當時中華民國有了小小光芒一刻,不過很快也就消失了,共軍記取教訓在1950年5月1日拿下了海南島,接續在1950年8月4日取得萬山群島。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開始協防台灣,此刻台灣才逐漸有了安定感覺,這一安定在1979年元旦破局了,台灣和美國斷交後一切回到了原點。

時至今日政府名言就是抗中保台,76年來台灣確實也都這要做,比軍力不行就比經濟,然現在台灣驕傲台積電被美牽制。

台灣電力發展也受限影響力,很多事情似乎也都偏移了正確方向,所以年輕人正確視野和思維也是台灣未來所期待。

現在也只能天佑台灣.....。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