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路)城南雨中散步/文山馬明潭-仙跡岩溪仔口山

文山仙跡巖風景區自古有名氣,位於光輝路永建國小路線具有原味森林景觀,校園是馬明潭濕地舊址,入口很貼心設有洗手台。


文史之路總是慢半拍,不過興建小學總比豪宅好,畢竟教育是百年大計,8:24從步道進入後左方階梯上有棟荒廢老建築,裡面被人放了一些東西,外面有餵食貓狗器皿。

這段路森林有看頭,如果永建國小有心,可以稍微整理當作學生植物園,但現在有誰會來看樹,還好起碼我會,也會經常抱樹和樹講話。


中途看見左側方有社區延伸上來步道,不過卻很少看到社區的人上來爬山,欣賞森林是一種機運,而擁抱大樹是另種幸福滋味。


8:32走到登山入口,這裡設有椅子可休息,一棵青楓樹長得特別高大好看,我停下了看了好幾眼才回神,


拾階而上是段陡坡路,人來人往就像陌生人,為了打破這冷漠氛圍我先開口問候,但總會有人當耳邊風,最初以為沒聽到再試一句,這回看了一眼無語輕輕瞥過。

堅硬花崗石階走來總無味,但這雨中卻可免除泥濘之苦,那水蛭更可遠離也是好事,上來117m岩頂可看見山腳下大樓社區景色。

岩頂下來會和右邊泥土路線,往前刻意走左邊上頂,這座山頭現在無景可看,卻有一絲寧靜氛圍感,山頭下來有草但有人整理過。

此刻,可以選泥土路或步道而行,步道比較陡但雨中顯得特別熱鬧,8:46經過海巡署岔路,這條路線是手作步道路線,出口端現在正在建豪宅。


上來寬敞平坦休息區,涼亭內有人正在聊天,雨中景色總是迷濛看不清,但也會有種美感,這感覺就是心境。


過嶺後轉左去萬壽山莊看景,這處休憩點總會有人來運動,路徑於此又可選擇,延續步道8:55經過興隆路2段220巷65弄岔路,往後就是另一處休憩區。


3分鐘後再度遇見景興國小岔路,指引牌不見很久了都沒補上,這裡有比較粗相思樹,往前岔路走主線陡階上涼亭山頭,可以看到台北盆地和101大樓景色。



這處山頭和溪仔口山對望,我在這裡聽聽音樂看看景,下來十字鞍部後往前走入木棧道路段,走這種路會有一種輕鬆感可以減壓。

9:07在雨中登上溪仔口山,144m小山有顆難得二等三角點NO.1043號基點,也是一等衛星點山頭,頂下設有休息區可看景。

溪仔口山是古老山名,以往常用山名是仙跡巖,現在是景美山,老山友有時也會用景尾山,現在無法貼近看基點,都是岩石旁那棵楓樹被吊腳所造成。


爬了半世紀的山被禁足看基點可不是好受的事,小小跨欄而過就可親近,但還是惦惦而過好了,棧道上青楓林在雨中有種秋瑟味道。

抵達仙跡巖大岩石看景,這塊巨岩已經被清除乾乾淨淨成為裸岩,岩上滿滿刻字都是記憶,有人從台中、苗栗來,也有南部的人。


這時我突然想先去仙跡岩廟看看,折回岩旁岔路直接走木棧道下去,可以欣賞101大樓風景面,仙跡巖廟這次我終於看到金色仙足模型。

以前總是會站在仙跡岩上看仙足,年輕時那種登高看盡天下雄心大略,轉眼之間已經五十多了,但心裡頭總停在25歲時間裡。


仙跡巖廟後步道是水泥路段比較沒有特色,9:24走到慈善亭,這亭以前有個很美名字叫做御風亭,是舊八景之一景點,前面蟾蜍等石頭彩繪已經卸除歷史了。


一棵大樟樹凸顯出台灣原有樹種代表,景美最早媽祖廟紫範宮重新開張是件欣慰事情,這裡也是拜拜休息很好地方。



從景興路243巷出來後,再繞到297巷上去,這段是陡花崗階路,抵達竹林義應公廟為四廟一體,有土地公、地藏王菩薩、竹林公和義應公。

其實這些都是早年無人祭祀骨骸衍生而成陰廟,後面石上立有竹林碑,廟旁山坡上粗胚建築原本是石門宮重建所在地,受制國有地無法重建。

石門宮盤古公廟創於清朝道光十九年,也就是西元1839年,至今大概182年歷史,可惜政府在1982年因擴寬木柵路拆除,文史就這樣斷層。


竹林義應公廟上來右邊稜線就是以前下往石門宮路線,9:42抵達涼亭有塊小平地,這裡有顆北水513基點,還立有一面森林防火標牌,就把這裡當作石門崙來紀念。

稍微躲雨休息繼續往上走,9:46登上圳頭山,77m基點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日本人在這不高溪仔口山立了二顆正規基點,可見這座山重要性。


稜線起伏不因下雨減少山友、當地居民來爬山,9:53經過真修寺岔路,後過結核人臉巧妙地質景點,9:59回抵仙跡岩後再度登上溪仔口山。


溪仔口山下來改走右邊山腰路,中途有座林姓嘉慶庚午年墳墓,換算西元為1810年,至今已有211年歷史古墓,很奇怪並沒有人來掃過墓!

原路而回盡量走來時沒走路線,10:20回到停車點雨還在下,近來菜價和物價上升不少政府似乎沒有作為,感覺有通膨現象發生?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