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路/平溪傳奇山岳~峰頭尖,峰頭埔越嶺古道。

228連假第一天我由106公路來到石碇永定橋觀景台看景,藤寮坑溪於此注入永定溪,然後走舊橋沿藤寮坑溪一路看景。




目前藤寮坑溪護魚不能抓魚,溪流和山嵐對映散發出迷人景色,玉桂嶺一號橋是南勢坑、玉桂嶺路分歧點。



我在橋旁峰頭福德宮向土地公請安,橋後是峰頭埔聚落、左邊有普渡長生橋延伸而來保甲路,入口以前有玉桂嶺分班。



走左邊玉桂嶺路來到峰頭尖第一登山口,登山口位置在平石幹線41-42電線桿中間,電話桿為玉桂嶺5號。


今天入口和出口只隔一支電線桿,兩稜山脈間以藤寮坑溪支流為界,0740由竹叢上山看景,原本山徑右腰路後來新闢左上窄腰路。



其實這條新路不好走,反而傳統路比較安全可靠,兩路連結後上來駁崁屯地轉左而上,這條路線現在變成台電保線路。




陡坡中有舊時駁崁竹叢屯地,只要陽光出現精神就有了,陡坡路展望伏獅山、司空髻尾山稜線,山嵐陽光照耀下清晰可見。



這條峰頭尖之路算是捷徑,捷徑中陡峭就是峰頭尖迷人地方,還好刺藤有打通、倒樹沒造成太大困擾。



0806電塔前右轉走稜脊路而上,寬脊稜路總是讓人放鬆心情,9分鐘後登上山頭可看到對稜峰頭尖峭稜路。






吃兩個包子後0828從山頭陡下來,刺藤已稍微蔓延而來,緩稜而上~坡度漸陡觀察厚實峭岩,0838爬上稜線。






先上左尾稜岩頂看景,山頭由兩塊大石塊所組成,爬得越高視野越好就是這般情景,0850續稜而上。






峰頭尖陡峭岩稜路由這開啟,山稜兩側風景以五分山系、司空髻尾山系為主,陡岩路中有不少路段需要由側腰陡上。


頭彩第一稜頭有棵松樹,續稜而上二稜頭可觀景,峰頭尖這條路架繩多有安全感,有時來段瘦稜路體驗。







0912來到第一段高點稜頭有了好視野,也可看到前面峰頭尖景觀,從這走下稜路看鰻魚岩石景觀。









0921第一個岩洞前可觀景,峰頭尖這條陡稜路共有三個岩洞以這個最大也最舒適,第二個岩洞空地小。









岩洞頂稜都可觀景,0933再度看到松樹~松樹都長在峭壁下,6分鐘後小峭壁看到很久以前我綁寬扁繩。




松樹又出現了連蒼蠅也飛來了,第三個岩洞處可看到獵狸尖,今天溫度23度都流汗了,其後可遠望鶯仔頂山、鶯子嶺。





0958來到登頂前高點,2分鐘就登上峰頭尖,山高609m、內務局補助三角點基點,山頭視野比以前寬廣不少。








1023續稜而下,1030來到白石腳、菁桐車站岔路,這段岩稜路可欣賞五分山系、牡丹山、燦光寮山、伏獅山、司空髻尾山、鶯仔頂、嶺山風景面。






續稜起伏間風景依舊,天氣越來越熱無風水喝得快,走一段瘦稜岩階路,前方獨峰很顯眼不想看也難。








沿途有穿山甲洞穴,1051上來三岔稜線~左邊是峰頭尖東峰之路,轉右而上登上582峰看景,然後是陡下坡路。










11點看到一推羽毛、轉岩點發現一件外套,1107下來稜線十字路口,轉右進入陡下坡,這段路綁繩樹有棵倒了。









中途看到岩洞裡面有些酒瓶,1117下來舊時層屯地岔路,先去左邊看古厝,然後回岔穿越寬敞屯地。









沿屯地一路而上欣賞美麗森林,天氣悶熱而溪谷潮濕走來有種暑熱感,一隻山羌叫得很像人在叫聲音。




駐足看右邊岩瀑景觀後在小溪端清涼一下,越過乾溪在岩石上有壺穴景觀,於後看到第一個天燈貽害,1146上來稜鞍。







左路是通往東勢格路線,稜鞍上有個保安林水泥柱,往下走進入更潮濕地帶,12點來到舊時寬屯地小迷一下。








正路在左上方腰切路,展望去程峰頭尖山稜景色,1213看到第二個天燈貽害,2分鐘第三個天燈也出現了。





1220抵達古厝屯居地勘查一下,連結古道我記得早年很好走,如今崩塌變窄就難走了,沿途依舊有屯痕。





1228來到電塔岔路,這條是以前傳統路線冷門後而闢出可連結峰頭尖越嶺路,續下寬稜好走變化很多。





溪流端可連結去程路線,進入廢屯地1236下來菜園後連結上玉桂嶺路,右前就是原點,今天山行環線時間大約四小時56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