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路/蕃薯寮山探勘稜線越嶺路,雷公埤•二格•南邦寮山•先帝宮古道。
今天規劃行程是蕃薯寮山越嶺路,登山口在北宜公路20.6km附近,我把車停在先帝宮牌樓後萬善堂/土地公廟處。
0742走下水泥階梯沿途有舊時荒廢層屯地,菜園左轉過溪往右走在居民取水小溪處有倒樹,舊時荒廢屯地形成美感生態體系。
屯地上來番薯寮古道/蕃薯寮山岔路,往右上稜走到尾稜就是蕃薯寮山基點處,鑛務課第二百四十三號、山高355m。
這次用18分鐘登頂第一座山,展望次格、先帝宮、俯視北宜公路、背後稜線輪廓也可看得一清二楚,山下工廠機器聲音很吵。
0812出發,今天不走輕鬆番薯寮古道而是探勘稜線路,初始路可輕易過就直接陡上,每個稜頭轉稜點都有寬敞緩稜路。
稜路走來有種走隘勇線風情,其間偶有刺藤需要留意,大約翻越三個稜頭後遇到峭壁山林投障礙!
今天沒帶刀峭岩上滿滿山林投無法穿越就找路繞,只是這裡峭壁地形有點難走,感覺就像走獵徑般感受。
一路冒險找路繞上岩洞,弧形岩洞內有不少山羌腳印也滴水,邊側斷崖找路上差點墜崖,0850繞上稜頭。
這段危險繞路用了不少時間,如原路就繞上峭壁路而已,續稜遇上了密集芒萁路,越過兩個稜頭後緩稜看大樟樹。
刺藤總是埋伏不時出現,峭壁處找點上並走入芒萁路有種陷落感受,上稜頭看一種很特別鳥、身上有橘色、黑色搭配羽毛。
0935爬上保安林水泥柱山頭,於此觀景休息後左下竹叢地連結上蕃薯寮古道上來鞍部,這路累人走番薯寮古道就比較輕鬆也快。
續稜而下古道沿途看山羌排遺、覓食痕跡,1005進入墓園遺址~有座石頭古墓、另一座已經遷移只剩下后土,兩邊共有三個骨罈。
老樹挺立、雷公埤山視野面出現了,也看到層屯駁坎遺痕,1013看到礦坑通風口,之後進入大崩塌路段。
如今山友另闢右路而下凸岩端為緩路,雷公埤山看得清楚,崩塌路山徑比過往清楚循徑而行連結上古道。
以前古道優質好走在2015年大崩後就變為殘破,1038過溪轉左而上進入層屯田埂路,這段路有豐富山蘇生態體系。
1045右過溪由層屯上雷公埤山稜線,層屯有豐富山蘇景觀,轉稜後山徑上有一段延伸駁崁,中途有兩處寬稜地。
1102上稜後一分鐘登上雷公埤山,548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1110下山回岔後續稜而下。
1117下來雷公埤古道出口岔路轉右而下,3分鐘下來輔迪山莊岔路,續稜而上經過內政部10青潭水源保護區界基點。
上稜線高點山頭看二格、筆架、皇帝殿、司空髻尾山、粗獵稜線視野,轉下坡沿稜起伏1138下來北宜公路二格公園。
欣賞二格櫻花、看一等水準點後進入二格路依舊看櫻花,點綴櫻花以山櫻花為主沒有以往多,觀察地質景觀。
1157左轉進入產道2分鐘後由倒樹岔路上山,一路而上看到一條毛巾,寬稜地轉上竹叢處會合第一涼亭山腰路。
續上有綿長駁坎路基,上稜後左轉於1219登上二格山,678m、三等三角點七O一號基點,二格山視野優質不過今天不清晰。
緩稜而下一段石階路,這條路線山友不少,中途看到綿延三座連峰景色,最後一座才是南邦寮山,轉上坡路開啟三連峰路程。
第一峰以前我當休息用有倒樹,第二峰有顆110圖根點可展望次格中繼站風景面,1245登上第三峰南邦寮山。
南邦寮山下有寬敞地,此山高度592m、基點~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102,古名上龜山,陡坡路而下1250來到大榕樹捷徑岔路。
稜線轉上越過第四座山頭,續稜而下寬稜點可看景,沿稜而下看次格中繼站,1257下來寬敞土地公鞍部~以前曾是軍營。
轉左而下走往北宜公路水泥產道,在次格幹24桿號端左轉而下,這路為下先帝宮路線,陡下坡路冷門有點難走,溪谷轉左進入先帝宮古道。
走過兩處寬屯地其間有動物骨骸、墓園,1325下來先帝宮風景迷人,沿路而下看花,1339回停車點,今天使用了近六個小時還真是辛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