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路/糶米古道、淡蘭古徑.妙高台越嶺路,南港山群峰會、探勘峭壁路。

台北天空綿綿細雨下我來崇德街走糶米古道越嶺路,墓園上來新坡嶺糶米古道牌樓處,旁邊是一棵鵝掌柴。


0808從水泥階梯下來糶米公廟,幾位當地居民來這聊天打掃,200多公尺緩腰水泥路下來紫雲街社區。





由紫雲街75號進入淡蘭古徑~妙高台路線,步道一路蜿蜒上稜線有兩處休憩點,其中福象亭可避雨看景。






我在福象亭避雨吃早餐,今天有霧沒風景可賞,0839出發走陡階上稜線,右邊稜線路是箭頭山路線、右可下研究院路劉厝。




起伏稜路來到漢壽亭其後就是妙高台,這裡有遮棚可避雨看景,點炷香向關老爺和觀音請安,妙高台高度275m、北市/市499不銹鋼標。












起伏稜路來到益壽園,這段路兩處優質北盆視野可惜被霧給埋沒了,這裡有兩條冷門支線,一條下研究院路、另一條上拇指山稜線路。









從山腰路主線一路上來馬梯型觀景台看景,有位老外穿短袖、韻律褲來爬山,從步道上320m拇指山,基點~北市/市508不銹鋼標。





緩平步道後慢慢爬升來到大崩塌山壁處,這段步道已修復可安心而過,鞍部左上356m南港山南峰,北市地測精幹點市325基點。








南港山南峰下來觀景點依舊是迷霧之景,步道緩緩而上經過3號峭壁路線,0928登上374m南港山主峰。三等三角點六九五號基點。






下一個山頭就是南港山最高峰375m九五峰,步道下來涼亭/南港超高頻廣播站是二號峭壁路線,目前2、3號峭壁路有難度!






續稜而下有座電塔,轉折點風景迷霧所罩,一號峭壁路線算是比較安全路線,只須注意上稜那段小峭壁即可。





觀音廟休憩點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是外來移植就不談了,長壽亭休憩點木寮毀了仍待維修或乾脆拆除。





今天我穿新買便宜迪卡農登山鞋~就來試試看黃蟬園這段石階路,下雨從上往下走正是測是好時機。



進入黃蟬園看花看建築,易教授從1977到2018年花了41年時間構築出陡岩坡花園,他走後志工仍繼續募款維護但已沒有過往美觀。







1004連結上虎山自然步道~感覺登山鞋防滑還不錯,轉左去十方大法禪寺看櫻花、看景,小廟內放置大佛像顯得有點擁擠。





1013來到復興園看花也看景,雨天來爬山的人少很多,這次我要探勘峭壁路線由復興園三號亭起登。








沿階梯而上可感受到舊時曾有熱絡感,一路散發出宗教岩雕色彩景觀,在1、2號峭壁岔路時。選少走攀登二號峭壁山徑。








如果走主線一路可看精彩岩雕,還可由1號峭壁上南港山稜線,或者連結峭壁佛祖岩雕像山腰路段路線。



一路而上由竹叢處轉右繼續上,橫切看大樹一路而上,轉山腰路低頭過倒幹,來到由九五禪寺上來二號峭壁岔路。








轉左開始攀登峭壁路,綿雨讓峭壁滑溜溜抓繩使勁臂力一路挺進,一路陡滑一路上,1053連結上山腰路二號峭壁登山口。








走山腰路去爬四號峭壁路線,連結上南港山南峰下山腰路後~轉右看景經五號峭壁出口後下坡,1121連結上步道。


















北盆風景已稍可看出,馬蹄型觀景台左下進入妙高台回程之旅,這段路是重複走~沿途就看北盆風景。










1156由紫雲街走入糶米古道,糶米公廟左轉而上走水泥階梯於1204回原點,這一趟雨中山旅使用了近四個小時。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