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路)新店華城路/東華聖宮~塗潭山~古厝傳統路行記

如果要陳述一段山岳悲歌歷史,那新店塗潭山正好符合這個論點,110公路安康路一段切入華城路,這裡古地名為大坪腳,觀賞塗潭山下最終生態窪地。

華城路由此開始為寬闊四線道,一路蜿蜒而上慢慢變回正常山路,這裡號稱是新北第一富~華城里,然而在愛山人眼裡是~山林悲歌。

43年前這裡九位地主和八大建商進行聯合開發,十年後紛紛離開或倒閉,滄海桑田到今天已是~富貴地。

來這裡爬塗潭山有兩條路線,我就來一趟生態之旅,起登點是東華聖宮~單車和看夜景日出很好景點。

東華聖宮是在1979年創建,很難想像這麼陡坡地可以建廟,從階梯上來登山口遭遇登山隊,趕緊捷足先登搶頭香。

這條上塗潭山路線是捷徑,沿途可看景物幾乎沒有,兩段生態~蕨植和竹林,從東華聖宮一路上頂。

因為實在太單調所以只能沿路觀察生態,和以往並沒有變化,只是山徑上蕨植已慢慢掩徑,還好不太嚴重路依舊可辦。

這次發現山豬沿路覓食挖洞路段不少,依據蹄印看來是隻大山豬,有時感覺滿滿蕨植也是一種美感。





中途有條古厝傳統路線可進行小環,這條路以前是從新潭路一段22段上來,剛好被華城路斬斷。

爾後進入竹林路段,滿山竹林以前曾是茶山風情,這裡竹林缺少美感,現在竹路一路通暢沒有過往倒竹現象。





眼尖看到駁坎,這是以前隘勇路基,現在山徑朝內發展,就是因為冷門時走起來比較方便,原有路線就被替代了。



上頂前小片芒草可看景,雖然天氣仍暖,但秋芒沒有懈怠依舊散發出迷人之態,只是這一小片~實在是太吝嗇了。

出芒後就登頂塗潭山,舊指標仍在,往大丘田山稜線路早已被禾豐特區截斷,舊時從碧潭一路上獅仔頭山傳統路已成記憶。

508m高塗潭山有顆三等三角點九五一號基點,基點破損嚴重,續下就是傳統下車子路~路線,這路遠比中華聖宮有挑戰性。

為了避免和登山隊短兵相接,所以歇息到他們上來時才原路回頭下山,然後由岔路轉左看生態、看風景。




山徑從一排排竹叢碎石坡山腰路切入,路早已被風災毀損而重新建立,所以最初路段完全感受不了古道風情。





過兩條溪後到達古厝地,這塊地剛好很寬平、且位於兩條溪中間,一棵茄苳樹呼籲新北政府應列入珍貴老樹。





石厝地基仍可見,殘牆古厝內有紅瓦碎片,比較特別是厝前方型石砌阻隔物很像獅仔頭山那間愛寮遺跡前防禦物。




越溪後進入寬平竹林處,我記得早年這裡有古厝,往前竹林寬平地有駁坎地基留痕,竹林內有個方形古灶,還有個厝跡洞穴遺痕。






記憶中這段路共有三間古厝,寬廣竹林屯地以前是茶園,我在這裡抓腳上兩條水蛭,竹林內突然有異聲傳來。


行進中發現山徑被山豬覓食~就像農夫掘地播種情景,因受雨淋變成泥濘路不好走,鞋子沉重需要停下來卸除泥土。


看鴨腳木大樹、這段路後東華聖宮路線一樣單調,走入水泥護坡路~原有水泥大部分早已毀損,露出鋼條需要小心。





舊指標處轉右下來墓區有四座~顏、李、林、呂四姓由上而下,下來華城路轉右~對向基地台是傳統22巷上來銜接點~現少人走。



沿華城路走回東華聖宮,高級車子一路飆駛完全不看人,長眼就是這般道理,這一趟連等待時間正好2個小時。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