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1路/嶺頭古道、拳山古道連結土地公嶺,新陂嶺糶米古道連結妙高台、拇指山、劍頭山.岳記
我走和平東路三段636巷經台和公司在世界山莊左轉,由和平東路四段66巷80弄來到39號忠正嶺安祿宮。
這條路線隸屬於台北大縱走第六段,也是土地公嶺和博嘉山分歧點,安祿宮內有庇祐宮小石廟和嘉慶已卯年(24/1819)嶺頭石碑。
這塊嶺頭石碑至今傳承了206年歷史,同時也守護、滋潤了旅人心靈,如果從富陽公園一路走到南港中華科大那會很有感。
也能從拇指山連結樹梅古道由倒照湖山、大坑山連結福德坑,或者延續三腳木一路走到深坑土庫岳,如你懂路~那就可走出不一樣風情。
從安祿宮可看到觀音山景色,進入古道後我先去摸高速公路160號基點,這裡可觀看~鵝角格山、猴山岳、二格山、直潭山風景面。
這條嶺頭古道(土地公嶺)沿途盡是竹叢墾地,千萬記住不要偏移古道~要不然會被筍農認定有偷筍行徑的人。
一棵老正榕盤根附著古道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不過它樹齡有多大也就成謎,今天我直接上土地公嶺。
這山高度168m也稱為天立後山、嶺頭山,基點為~北市三角點第84號/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108,我記得早年山頂設有電塔。
續稜而下進入冷門墓園,這裡可觀賞~劍頭山、猴山岳、二格山風景面,菜園端會合從木柵路4段159巷(陂)坡內坑上來步道。
這條路線就是拳山古道,也稱為(陂)坡內坑古道,這處谷地有溪水~被農家當成菜園地有種桃花源風貌。
往上走~由左路連結上崇德街六張犁墓園,往右走到新坡嶺糶米古道口,這裡有很多鴿子站在電線桿上。
六張犁墓園視野一級棒,上來新坡(陂)嶺牌坊處後轉下走階梯路,我年輕時走過石階路鋪陳,這段到吳興街600巷100弄大約有五百階。
中途有糶米公廟連結紫雲街妙高台稜徑,這條糶米古道約200多公尺,進入妙高台稜徑一路往上走,這條步道曾整修過。
上稜線前有兩處休憩點,我在福象亭休息看101大樓景色,我一直不明白這裡棄置不少神像怎不處理掉。
從陡坡路上稜後右上是劍頭山稜線路、右下是中研院路四段劉厝路線,稜線起伏不大優質好走中途遇見一位老外。
我用英文和他打招呼他卻回我中文,稜線上設有幾隻淡蘭文化徑標柱,我在漢壽亭休息看景,後面就是妙高台。
妙高台高度375m、北市/市499基點,從這裡看象山、101大樓景色蠻好嗜,另一個觀景點已冷門很久了。
續稜而行發現一個碗,我因為爬山喜歡四出摸索所以經常會有意外收穫,稜線上另一面景色是二格山系、直潭山風景面。
益壽園休憩點有三條路,右邊可下中研院路四段、稜線路可連結拇指山,從大眾路線山腰路上馬蹄型觀景台。
中途岔路可輕鬆連結象山路線,觀景台也是連結象山/拇指山主線步道~有設立新標示牌,0830登上320m拇指山、北市/市508基點。
拇指山是南港山系最優質視野點,全視野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忘掉憂愁,今天視野清晰度還算可以但沒有很清晰。
我在拇指山休息看溫度已有30度,台灣在進入非核家園後在電力運用上就會比較吃力,如果大家向我看齊不裝冷氣~那就不用擔心缺電了。
今天終點站就是拇指山,原路而回改走劍頭山路線,從鞍稜十字路轉左而上看景,穿越芒草路段不用擔心有明路。
從老竹叢岔路左上進入墓區,徐墓後就是劍頭山基點位置,高度252m、基點為TMCTS/NO.04,,原基點是北市三角點第83號。
回岔續行進入竹叢地,這裡可看到南勢角山南山福德宮風景面,下坡後爬上另一個山頭~右邊可下糶米古道。
稜線上天線特別多有七座,續稜而下有顆北市地測圖根點479基點,墓區可看景~後從竹叢地岔路~右切回新坡嶺糶米古道牌坊處。
崇德街在信義/文山轉左進入土地公嶺古道,0950回原點完成行旅,昨天北大國小前發現嚴重車禍已造成三人死亡,事實真相還在釐清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