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路/和美山.幸福時光
昨天大台北一場豪雨讓今天行旅有了改變,晨雨稍息下來碧潭爬山,爬山前經過新店第一大廟太平宮整修工程持續。
碧潭儼然是台北人必遊地方,以前來總會踩踩船看潭景,如今這項活動變貴了並不是平民休閒活動,反而划舟、立板新興水上活動比較有趣。
從碧潭西岸產道進入後看到幸福碧潭樂園遺跡,高聳水泥立柱僅留文字依稀可判別,走入階梯進入碧潭樂園牌樓。
荒地上水泥地板為大佛寺遺址,碧潭大佛寺是1965年白花油創辦人顏玉瑩資助興建,這人和老蔣夫妻關係不錯。
公司首創於馬來西亞檳城明年正好百年慶,新加坡、香港、台灣各有公司成立,台灣是1960年創立。
大佛寺最初建築風貌有宮廷建築美感,後來加蓋遮棚讓美感盡失,這廟觀世音菩薩曾安撫不少人心靈。
產道而上以印度榕景觀為最,碩大盤根糾纏大樹綠蔭成林,沿路觀察中發現有剃除不少棵大樹,看見兩隻貓向我討吃!
其中有隻貓竟然和蚱蜢玩,感覺是餓得受不了要吃模樣,可惜我沒貓飼料可餵,餵了也可能破壞這裡環境真是兩難。
從幸福廣場看白雪公主和七矮人彩繪,走主線步道發現支線步道有大倒樹還沒處理~如從下穿過被壓到那命可能不保。
這段登頂之路有摩天輪、雲霄飛車涵洞、水塔遺跡,特別進入涵洞觀察引道路線設計模式,我年輕時曾來這裡玩過有些記憶感。
登上和美山、高度152m、三等三角點一OO五號基點正表示這座小山價值感,視野面已沒有以前寬廣。
和美山稜線宛如一段人生軌跡,中途透出塗潭山景色,中繼站為灣潭山岔路,今天和美山最高南峰頂台電工程人員正在更換電塔零件。
台電工程人員還開闢了一條新路,枕道上加鋪木板作為運輸道路,經詢問後得知這座電塔已有30年需要更換零件來延續生命週期,為了文青後面這句是我加註。
如今和美山衍生成為螢光、生態基地,光臘樹是獨甲仙食物鏈但樹並不會死亡,這種樹5年可成樹~台灣人叫白雞油。
蝴蝶是這裡培育重點但我很少遇上,以我觀察~和美山生態、螢光之路雖略有可成但還有一段漫長之路。
回幸福廣場從左邊水泥階梯上來寬嶺,幸福碧潭樂園最歡樂地方現在有圍籬建造庭園,庭園外人不能進入、也裝設有監視器。
欣賞一對斷頭孔雀遺跡,走下階梯兩旁留存幾處樂園休憩區,可看出簡單紅磚矮圍籬、花圃、小石子工法水泥椅,岔路看新店渡景觀。
轉左而下沿途有幾條舊時幸福碧潭樂園支線,這些路線似乎規劃生態區域遊客禁止進入,當然你有本事是可以自由出入。
最後四處建築遺跡,最有美感那間冷飲店已是流浪者之家,早上通常看不到人~晚上就有可能會嚇到人,所以晚上不要給自己找麻煩。
一通電話讓我必須及時結束這場行旅,正好一個小時有充實到心靈饗宴,爬這些輕鬆小山也就是樂趣~無蝦也好。
留言
張貼留言